从“贫困村”到“明星村”的蝶变
——凯里市政协开展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记事
□周重新
养朵,一个山美、水美、寨美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曾几何时“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一跃成为了苗侗明珠、山水凯里的一个熠熠生辉的“明星村寨”,这里的民族文化韵味悠长,这里的农文旅一体化发展乘势而起,正一派火热。
位于黔东南凯里市东部的养朵村,距市区21公里,隶属于凯里市开怀街道。翻开“脱贫战报”可以清楚地知道,养朵村面积528.93公顷,辖2个自然寨3个村民小组,共有245户1067人,其中贫困户88户328人,曾属于深度贫困村。
2018年,养朵村整村脱贫精彩出列。在凯里市委托省级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的脱贫攻坚满意度调查中,养朵村村民对帮扶单位的满意度达100%。
从“贫困村”到“明星村”的蝶变,这一切源于“造血式”扶贫的一线探索实践。2016年12月,凯里市政协办公室帮扶养朵村以来,在市政协党组高度重视下,市政协办公室以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为抓手,始终坚持把帮扶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逐渐形成了真帮实扶、真抓实干、真金白银的“造血式”脱贫致富的“养朵样板”。
找路径,打响产业扶贫“精准战”
时间拨回到2016年10月,深入到养朵村第一次调研后,市政协党组就明确了产业扶贫是养朵村打赢打好脱贫攻坚的“第一硬仗”,是拔掉“穷根”实现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根据市政协党组安排,市政协办公室带领机关帮扶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养朵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山美水美寨美的优势,以及温和的气候条件、肥沃的水土资源,尊崇当地村民种植传统,因地制宜,多次研究,最终确定了“三长五短”产业扶贫模式。
“三长五短”模式,即:大力发展茶叶种植、精品水果种植、农文旅项目开发这3个长期性产业,结合高产苦瓜种植、茄子种植、折耳根种植、生猪养殖、稻田养鱼这5个可灵活调整、收益快的短期性产业。目的在于通过以短养长、以长促短、长短结合、长短相济,最终实现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实现户户参与、户户收益的目标。
激活力,打准智志双扶“主动仗”
脱贫攻坚最难的问题就是解决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问题。
在帮扶过程中,产业方向明确后,关键就是如何发动群众参与进来。市政协办公室坚持把扶贫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着力转变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
在开展产业选择遍访工作中,了解到部分村民对茶叶以及精品水果种植前景不乐观、持怀疑态度后,组织帮扶干部与驻村干部积极查阅资料,当看到《辉煌中国·绿色家园》纪录片中浙江安吉县产业结构调整路径符合养朵村现状之后,组织全体村民集中观看,直观感受浙江安吉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两个宝贝为乡村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当看到纪录片中安吉茶叶年交易额达到22亿,安吉余村在旅游旺季每天接待8000多名游客、一个家庭仅仅依靠经营漂流项目一年收入达到220余万元时,村民们受到了极大震撼,更加坚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了养朵村“三长五短”的产业发展路子。
与此同时,为提升村民产业技能,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州、市农业专家到养朵村定期开展茶叶、精品水果、蔬菜种植等技术培训。还组织村支“两委”成员和贫困户代表赴浙江省安吉县、新昌县及我省雷山县、榕江县考察茶叶种植,赴台江县长滩村考察农村清洁风暴和“十户一体”抱团发展模式,拓宽眼界,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不断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能力。
优环境,打好人居环境“提升战”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帮扶工作中,市政协办公室在市政协党组的领导下,坚持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指导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狠抓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指导建立了养朵村环境卫生评比工作机制,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及村支“两委”定期开展了“十户一体”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对全村21个互助体进行评比,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
同时,还建立了环境卫生随机督查机制,安排机关干部利用到养朵村入户帮扶的时间随机开展环境卫生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村支两委限期整改。同时由市政协办公室出资,从贫困户中聘请了两名村级保洁员,负责养朵村公共区域卫生保洁,该村环境卫生得到持续改善,在州、市、街道多次环境卫生评比和检查中均取得优异成绩,为打造养朵乡村旅游品牌奠定了基础。
树示范,打实党建引领“关键仗”
组织振兴是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牛鼻子”。
在帮扶工作中,市政协办公室始终注重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村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帮扶单位,积极协助开怀街道党委加强养朵村级党组织建设,开展了市政协机关党总支结对帮扶,帮助指导村党支部规范组织生活,在党建夯实、打赢打好方面下足功夫。
针对农村党员学习吸收困难等实际情况,安排驻村第一书记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坝坝会、露天电影等多种形式不断优化学习方式,扎实推进村党支部“三会一课”正常有效开展。指导驻村工作组、村党支部加强对农村党员的党性教育,树牢“四个意识”,争做优秀党员。
在产业发展、环境卫生、消防治安等工作中,村党员干部带头发挥“十户一体”互助职能,带头帮助其他缺乏劳动力的村民完成环境卫生和产业发展工作。在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养朵村民对随后开展的合作社吸收社员、茶叶种植和农文旅项目开发等工作中的支持配合力度得到极大提高,村级党组织凝心聚力作用进一步彰显。
谋长远,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养朵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322人。经过一系列帮扶措施落实,已减贫83户315人,剩余贫困人口5户7人(其中4户5人为五保户),贫困发生率由最初的33.16%下降至0.71%。
截至目前,市政协机关与开怀街道共同组织实施的养朵村 “万株果、千亩茶、千棚瓜”种植项目,已完成茶叶种植500亩(其中黄金芽茶叶350亩、安吉白茶150亩)、精品果树种植5000余株、苦瓜种植3000株、茄子种植4000株、折耳根种植300亩、生猪养殖210头,初步实现了“四季有果、三季有茶、两季有瓜、户户有庭院经济”的产业布局。
同时,在编制完成了养朵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的基础上,2018年7月市政协机关投入帮扶资金10万元完成了养朵村第一批乡村驿站及农家乐示范户的打造,具备了50人旅游团队的接待能力。
该村成立的凯里乌蒙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在已吸收230户社员,其中88户贫困户实现了全覆盖,每户年均增收达1万元以上,村集体及合作社已有了30余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在苗岭明珠打造出了“造血式”扶贫的养朵样板。
今天的养朵村,山欢水笑,脱贫致富产业遍地绽放,一颗闪耀的“明显村寨”正蓄势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