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6期 本期2715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3-20

防金融风险输入与疫情防控同等重要

 

□石 经

 

  正逢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蔓延,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的产量谈判未果后,采取激进措施——突然宣布大幅下调原油价格,降幅为至少20年来最高水平,并计划下月将石油产量提至远超每日1000万桶的水平。这引发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纽约原油期货一度跌至27.34美元每桶,创下1991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的最大跌幅。截至3月9日20时,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约为32美元每桶、下跌23%左右,进而引发全球股市暴跌。

  因此次疫情导致世界市场的石油需求大跌,OPEC(欧佩克)与俄罗斯通过谈判磋商减少产量、维持价格。被俄罗斯否定后,沙特遂发动价格战。沙特原油每桶成本约为10美元、俄罗斯每桶约为17美元,美国页岩油成本更贵、约为40美元。这场价格战若持续下去,可能造成全球严重的政治、经济后果。

  首先,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等国家的财政严重依赖石油收入,若石油销售收入大幅锐减,财政收入也会相应萎缩,可能引发一些国家内部经济危机及动荡。比如,财政缺口扩大会导致主权信用降低,并可能导致债务违约,从而陷入不良循环。发生于2014年的上轮价格战即造成了如此后果,俄罗斯还面临美国制裁的叠加因素。当前,石油价格战恰逢疫情引起全球石油需求减少、资本市场动荡,故需谨防引发次生灾难的可能。

  其次,上轮石油价格战的主因是OPEC想打垮美国页岩油公司,但以失败告终,现在却可能引起美国金融风暴。那次幸存的页岩油公司,为避免OPEC可能再次出现的价格“屠杀”,并与OPEC争夺市场份额,近年大幅举债投资及生产,一举把美国推向最大石油生产国的宝座。得益于美国国内流动性泛滥的环境及股市节节上升的乐观气氛,过去几年该公司以高利率发行了大量债券。根据穆迪公司数据,未来4年北美油气公司将有逾2000亿美元债务到期,光今年到期的债务就有400多亿美元。但不幸的是,这些公司均无盈利。无疑,沙特价格战将导致页岩油公司的债务被抛售。

  让人担忧的是,页岩油公司债务问题将蔓延至整个高收益债市场,并进一步在美国金融市场引起连锁反应。较之2014年至2015年资本市场相对稳定,如今更不利的是疫情等已引发欧美股市在过去一个月内大跌10%以上。石油价格战来得并不是时候——欧洲、美国正在应对疫情,它为已成惊弓之鸟的市场增加了新威胁。投资者因此避险情绪高涨:北京时间3月9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0.5%,英国10年期国债大跌50%以上、一度跌破0.1%。

  当前的世界局势、经济形势较为复杂,不断蔓延的疫情冲击着全球供应链并削弱需求,加之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大跌,通缩效应可能导致全球经济面临萧条的可能;同时,美国股市的泡沫崩溃、公司债务杠杆可能导致一场小型金融危机。不同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目前发达国家普遍出现零利率现象,公司债务率过高而丧失加杠杆空间,加之货币政策空间不大,各国政府的举债能力亦受限制。

  较之发达国家,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尚存相对充裕的空间;加之全国疫情防控工作措施有力,经济正在逐渐恢复。当前既需把握好有利的财政、金融政策空间,亦应同国际社会一道全力抗疫;还需像防控输入型病例一样,预防境外金融风险输入,为可能到来的全球经济严峻形势做好准备。一方面,在确保防控基础上加快有序复工复产的速度,让生产与消费协调运转起来;另一方面,继续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