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帕克毡帽:吉尔吉斯斯坦的民族象征
□郭 炳
对于吉尔吉斯斯坦人而言,白色羊毡帽冬天遮风寒,夏天防日晒,既是生活必备,也是民族精神象征。
羊毡帽被吉尔吉斯斯坦人称为“卡尔帕克”,它以羊毛毡为原料,帽顶呈四方形,缀有珠子和缨穗,帽里的下沿镶一道黑绒,帽子左右两边各开一个口,向上翻起,制作考究,透出浓郁的草原民族的风情。
有作家写道,卡尔帕克之于吉尔吉斯斯坦人就相当于棒球帽之于美国人。卡尔帕克毡帽从设计到用料都具有特殊意义。白色寓意纯洁,帽子有四面,分别代表着空气、水、火、土四种元素。缨穗则象征了繁荣和生生不息。吉尔吉斯斯坦英雄史诗《玛纳斯》里写道,吉尔吉斯斯坦人就是戴着卡尔帕克毡帽的人。卡尔帕克如同天山一样,毡帽的顶像山顶一样雪白,帽基是深色的,如天山山脚一般。
卡尔帕克毡帽已深深融入吉尔吉斯斯坦人的传统文化。男孩到12岁时要举行戴帽仪式。吉尔吉斯斯坦人的祖先认为12年为人的一个生命周期,他们将此理念植入“卡尔帕克”的制作中,即按12岁划分年龄段,各年龄段的帽子在颜色搭配和装饰条纹上均有所差别。
在出席婚礼、葬礼以及参加重大节日活动时,不论老幼,吉尔吉斯斯坦男人必须要佩戴卡尔帕克毡帽。吉尔吉斯斯坦人十分尊重卡尔帕克毡帽,将此视作最神圣的民族服装,根据传统,不能将卡尔帕克毡帽置于地上,睡觉时要将其放在枕边,绝不能与脚放在同一侧。吉尔吉斯斯坦谚语称, “丢了卡尔帕克帽子就如同丢了脑袋”“绝不能把你自己的卡尔帕克帽子卖给别人,否则就会丢失心智。”卡尔帕克毡帽的地位可见一斑。
目前,吉尔吉斯斯坦有600万人口,大部分为吉尔吉斯族。吉尔吉斯斯坦1991年宣布独立,历经多次政权更迭。尽管如此,吉尔吉斯斯坦政府一直加强草原文化,重视吉尔吉斯语教育,保护草原文化传统。2016年,吉尔吉斯斯坦议会通过议案,将每年的3月5日定为“卡尔帕克日”,这一天,吉尔吉斯斯坦民众戴着毡帽走上街头,并抬着自己制作的巨型“卡尔帕克”帽,庆祝这一节日。
当地人把对卡尔帕克毡帽的尊重延伸到了诸多领域,大学里的凉亭、国家公园里的雕塑等都以“卡尔帕克”为原型,以白色为主基调,顶部高耸,造型别致。
(据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