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文化是商会发展的灵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商会文化是商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是把商会做大、做强、做持久的不竭动力。当前,商会作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经济类社会组织,其地位、作用均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迎来了历史性挑战、重要发展机遇。
文化建设的要素
每一位加入商会的同仁,虽然在商会内职务不同,但都是商会的主人。因此,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会员、一切依靠会员”,把“从会员中来、到会员中去”作为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及提高领导效能的根本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并积极探索建立集体领导体制,通过会长办公会形成集体决策,力求让每一位同仁都能参与到商会的运营、管理中来。
团结和谐,出凝聚力、出战斗力。每一位同仁加入商会的诉求不同,但都以会员之间的和谐团结为前提。商会要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从而塑造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服务,是商会的基本职能,是商会的兴盛之道、立会之本、强会之基。比如,中国盐商网成立之初,就鲜明地确立了服务立会的宗旨,对每一位会员的发展需求,力争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把商会做大、做强、做持久,不仅需技术创新、工作创新,更重要的是管理、制度创新。有一些商会秘书处,很好地吸纳部队管理的基本经验、主要方式,把部队管理与地方管理的组织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对促进商会工作及商会建设、维护商会形象及规避潜在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
时代的产物与传承
商会历史虽短,但中国商帮的历史很悠久。现代商会文化一方面是时代的产物,另一方面是对古代商帮文化的传承。现代商会文化尽管还不成熟,却有脉络可循,有倾向性可把握。
一个商人,如果对自身所属商会文化及自身文化属性认同,就容易亲近商会、亲近同仁,从而促进会员之间的交流、团结。商会文化建设一方面离不开对商会会员个体文化信仰的提炼、升华,另一方面需有意识地通过各种工作培养、建立。让会员对商会产生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凝聚和团结会员,促进会员团结、增强商会凝聚力。商会应着力强调服务文化,通过实实在在地帮助会员解决生产经营、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切实发挥商会的排忧解难作用,在会员中形成“有困难找商会”的共识,从根本上增强商会凝聚力。
具体到商会的日常工作中,商会文化建设离不开独立的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活动,可在会员之间形成以集体办活动、以活动促交流的氛围及共识。当然,在商言商,商会文化的凝聚功能最终还需通过商务活动的开展得到落实。把商务与文化有机结合,可让会员加入商会后入有所得、得则能留、留而能久,真正实现企业发展与个人素质提升双丰收——这才是成立商会的根本目的,也是商会增强凝聚力的根本所在。
商会在企业抱团发展中发挥着聚集人脉、商脉、财脉三方面基础性作用,凭此促进企业之间加强合作、抱团发展,可提高竞争力。通过商会平台搭建,每一个加入商会的会员都有机会结识更多企业家,获得丰富的人脉资源,这是商会发挥的人脉拓展作用。
商会的现状与优势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新形势下商会的作用、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明确要积极培育、发展中国特色的商会组织。面对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变化,商会如何跨越发展成为每一个商会管理者转型发展思考的方向。特别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商会建设已从“草莽时代”迈向理性、成熟、转型跨越,商会进入了“互联网+”的新时代。
商会在“互联网+”时代,扮演的角色将既是为政府与企业提供服务的智库顾问,又是兼具策略、组织、实施、引领功能的商业领导组织。只有这样,商会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服务企业、助力经济建设、实现转型跨越。
(来源:《商会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