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大考”优化企业管理
□王 垒
抓好疫情防控,才能为复工复产提供坚实的基础;尽快复工复产,才能把疫情的影响降至最低。在毫不放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科学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对企业而言既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也是一项必须完成好的任务。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任务十分艰巨。尽快复工复产,也是企业管理的“大考”。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越需坚持科学原则、专业思维、正确方法,打好打赢“有准备之仗”。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做好各方面准备、应对好突发危机事件,企业必须坚持几个取向。
坚持人本取向,把员工放在第一位。企业复工复产,首先要把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比如,能否为员工准备口罩、消毒用品?能否解决员工上下班可能存在的困难?是否可考虑为返岗员工提供相应补贴?只有做到“急员工之所急、想员工之所想”,才能得到员工的支持,为有序复工复产奠定基础。
坚持辩证取向,以符合现实、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为支撑。应对突发事件,往往更需灵活处置,但这并不意味着无秩序。恰恰相反,越是面对突发状况、危急时刻,越需以制度为准绳、以规则为标尺。这就要求企业尽快对既有制度作出相应的调整,让制度符合实际,以规则守护秩序。比如,能通过分布式办公完成的工作,可考虑让员工在家上班;为减少室内人员密度,可考虑实行错时、灵活上班,等等。只有对可能出现的状况均作出制度安排,才能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应对疫情造成的影响。
坚持长远取向,唯有眼光长远方能成长壮大。企业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必须具备盈利能力。但这个“利”,不仅要看当下、也要看长远,不仅要看企业、也要看员工。只有在当下利益与长远利益中找到平衡点,让企业、员工实现双赢,企业才能得以健康成长。在确保能正常运转的基础上,企业应把员工健康监测、个人防护做到位,把工作场所、宿舍等地方的防控工作做充分。这样不仅能降低聚集性感染的风险,也能增加员工的安全感、归属感,为企业未来发展积蓄动力。
坚持系统取向,以整体思维驾驭企业发展全局。站在企业的角度看企业,企业本身是一个整体,各个部门、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跳出企业之外看企业,企业与社会既相互联系、也相互影响。企业应坚持系统取向、从整体出发,切实做好应急管理。比如,每个上岗员工有无最近两周可追溯的出行、健康记录?企业与附近医院有无畅通的联系渠道?企业内部有无应急的疏散、隔离措施?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哪怕有一个小细节没考虑到,都可能影响到整体。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挑战本身也蕴含着机遇。通过重新审视企业现有制度、优化内部管理流程,能让企业制度更完善、更有效、更符合发展需要。只要做足准备、鼓足干劲,就能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打好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动仗。
(注:作者系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管理与社会心理学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