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9期 本期2707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3-06

“她 力 量”

 

□刘良军

 

  谁说女子不如男?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随处可见“她”身影,让人倍感亲切与温馨,时时彰显“她力量”,令病毒为之骇然,步步后退、节节败退,推动疫情防控成果不断巩固,战果日渐扩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既然疫情侵袭的对象不分男女老幼,疫情防控也就人人有责,没有谁是旁观者、局外人。正是在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使命驱使下,无数个“她”凛然选择、毅然前行,誓与疫情决一死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完全可以说,从七十岁整的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到已逾七十岁的院士李兰娟,再到稚气未脱的“95后”“00后”,她们是孩子的父母、父母的孩子,却都有着共同的愿望,以我之力量,让病毒远离我的家人、我的同胞,都迸发出撼人的力量,与时间赛跑、同病魔抗争、和死神较量。

  她们是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守护神,是危难时刻让人看到希望与光芒的定海神针。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受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委托,孙春兰同志即带队奔赴湖北武汉,为疫情中的人们战胜疫情加油鼓劲,坚定信心。同样是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李兰娟院士率队直奔武汉,为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不遗余力、耗尽心力。其实她们并非百毒不侵之神,然而她们甘愿做她们深爱的人民群众的保护神,情愿以自己的临危受命、主动请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

  她们是白衣战士,救死扶伤、悬壶济世,是她们天然的职责和使命,医者仁心、大爱无疆,是她们固有的情怀与节操。正因为如此,也就可以解释为何有的女医生主动放弃与家人团圆、亲人团聚的美好时光,积极请战、连夜出发,只为抗疫一线应该有我;为何有的女护士已经回到远离工作岗位的老家,甫一接到通知,想方设法也要往回赶,不怕千里迢迢、路途遥远,无畏风吹雨淋、漫天雪花。这些女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逆风前行、向死而生,护佑患者、保民平安的无私奉献与忘我精神,充分彰显出天使的博爱与人性的伟大。

  她们是军人,是向来听从指挥、服从命令,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中国军人。因此人民军队的人民属性,革命军队忠于党,任何时候都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强党性,决定了抗疫一线必定有我。人们看到,第一时间集结出发的广大军队女性医护人员,丝毫不逊色于她们的男战友、男同事。尤其在金银潭、火神山、雷神山等专门收治重症、危重症病人的医院,女军人医生、护士硬是将医院当作战场,与病魔进行着持续斗争、持久抗争。而最终的结果,就是每日里康复出院的市民群众越来越多,重症、危重症病人日益向着情势向好的方向发展。其实军人不分男女,都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家人、亲人与爱人,但她们与患者同心,以病人为家人、亲人与爱人,由此人民军队的赤诚之怀与赤子之心,也就淋漓体现、生动呈现,表明新时代的人民军队同样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她们是女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所在,是对党忠诚、为民服务,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党性和宗旨使然。无论是机关女党员干部主动下沉到社区,协同构筑疫情防控一线的铜墙铁壁,还是基层女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英勇奋斗,履行职责、坚守岗位,义务为居民群众送去医疗、生活物资等等,正是有了这样一支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女性党员干部队伍活跃在基层社区,才使疫情防控有底气、有信心、有决心,并实现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物之所在,道则在焉。”基辛格博士说过,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女性党员干部、医护人员与军人的率先作为、全力奋战,舍死忘生、义无反顾,正是这一论断的生动注脚。鲁迅先生也曾讴歌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合身求法的人是中国的脊梁。全民抗疫中彰显的“她力量”,愈加说明“中国的脊梁”也有这样一群温柔美丽善良,却又坚毅刚强果敢的女性在支撑。

  致敬“她力量”,中华民族与疫情奋战的辉煌史册里必将记录下“她力量”,供人们瞻仰,令人们向往,引人们开创。尊重、呵护“她力量”,适时激发“她力量”,中国梦终将因“她力量”的源源注入而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