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9期 本期2707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3-06

战“疫”日记

 

 4094-A2-5.jpg

  李龙,省政协常委、民盟省委副主委、贵州医科大学设备处处长,贵州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2月10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坚决把抗击疫情的政治责任扛在民盟人的肩上。我已经向学校提交了请战书,充分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和管理经验,在响应贵州省支援鄂州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2月11日

  今晚出发湖北鄂州,由贵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带队,贵州省第四批赴鄂州对口支援,我负责后勤保障。

  2月12日

  贵州医科大学将全面接管鄂州市雷山医院。在鄂州经过学习培训后,我们已经进入战斗,将与时间赛跑,努力做好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作出自己的贡献。

  2月13日

  8点开会,布置具体工作,准备接管医院。鄂州疫情严重,收治轻型,普通型病人1125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68例)。下午到雷山医院实地调研。

  2月15日

  接管鄂州市中心医院重症病人救治。鄂州市天气大幅降温,下雨,天气寒冷。我作为援鄂前线指挥部后勤保障的负责人,紧急联系贵州省后方指挥部,协调贵州省红十字会,为鄂州市捐赠600张折叠床和1200床被子,于今天中午在鄂州市政府进行了物资交接。

 

4094-A2-6.jpg 

  丁涤非,农工党党员,贵阳市疾控中心检验师,贵州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2月14日

  带着防疫物资昼夜兼程,经过15个小时的长途奔波,于当晚23时抵达鄂州。抵鄂后,我们分队立即与当地防控指挥部对接,详细了解当地防疫工作情况后,明确援助工作方向,确保快速有序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这次驰援分队下设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小组、消杀小组和心理干预小组。根据专业分工,我主要承担消杀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2月15日

  鄂州的暴雨还在断断续续地下着,我们在驰援分队统一的安排下,一早就投入到工作中,按照分工分别做好驻地安全保障、归置防疫物资、收拾住所等工作。随即投入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快速掌握当地公共场所消杀规范的工作流程。

  2月 16日

  我随防疫分队队员到鄂州一线换班当地疾控队员,让连夜奋战的战友得到休息,并在队长的带领下开始着手建立和管理5个援鄂医疗队驻地规范保障和消杀机制,评估驻地空调系统运行管理并现场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指导。

  2月18日

  贵州省援鄂州医疗队防疫工作组消杀小队使用超低容量电动喷雾方式,对贵州援助鄂州的医疗队驻地会议室等重要场所进行预防性消毒。

 

 4094-A2-7.jpg

  韦林,农工党党员,铜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贵州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2月20日

  在铜仁市住院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即将“清零”的前夕,根据上级通知安排,我将随贵州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全力支援湖北省武汉市。

  2月21日

  贵州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在贵阳参加集体培训,当天下午乘专机飞往湖北武汉,随后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岗前集中培训。

  2月24日

  援鄂医疗队170余人被分成四个组。我们小组被分配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第七、第八病区开展工作,两个病区的负责人都是农工党党员。两个病区共有60多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人,其中有十几个都是危重症患者。由于武汉疫情严重,这家医院已经聚集了全国多支医疗队伍在此战斗。我所在的七病区(十楼),这里原本是医院的血管外科病房,现在是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场,原科室的医护人员大部分都还在隔离中,这些“外来户”们成了“主人”。我的工作主要是进入病区查房,然后再回到办公室的清洁区讨论病情。制定诊疗方案,协调各方,调度医患,每天晚上7点钟召开例会。

  本报记者 王 吟 何佼阳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