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0期 本期27048版 当前B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贵州:政策给力企业发力,科技驱动抗疫促发展

 

□本报记者 李 丽

 

  抓科技抗疫、促科技生产,抓科技生产、促科技防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贵州省科技厅科学安排科技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层层抓好落实、线上线下发力,多措并举、积极防控,强化疫情防控科技支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两场输不起的阻击战、攻坚战。

 

科技支撑抗疫

  疫情发生后,贵州省科技厅迅速启动征集贵州“战疫”项目,旨在加快疫情防治、检测技术研发及成果应用。省内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响应,积极开展科技项目凝练、申报。其中,贵州安为天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项目,已纳入省科技厅“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技术攻关及集成应用”第一批拟立项公示项目,获批经费达600万元。

  其它相关高新技术企业也充分发挥技术密集优势,为抗击疫情积极贡献自身力量。贵州千叶药品包装有限公司迅速启动,筹建了一条护目镜生产线;贵州卡布婴童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及时开展口罩内垫生产,日产突破30万片,并成功筹建口罩生产线;贵阳移动金融发展有限公司启动“基于公交云卡的新冠疫情监控分析预警”研究,相关数据已供政府部门决策参考;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贵州巨凯科技有限公司、中通友源建设有限公司等企业,均投入人力物力、技术力量,为贵阳“小汤山”医院建设提供各种保障;贵州工信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航越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华阳电工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开展了贵州首型医用护目镜研制。

  在保障物资生产的同时,省内高新技术企业还积极开展捐赠活动。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为疫情防控捐赠价值2068.8万元的药品(肺力咳);贵州大自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武汉疫区两所医院捐赠1000多张价值数百万元的医疗床垫;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向福泉市红十字会捐赠抗击疫情专项资金50万元,向相关部门捐赠测温仪20台,并向周边村庄捐赠口罩等物资;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近500位自愿医生,为全国近6000名群众提供免费视频问诊服务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20家省内高新技术企业向疫区捐款捐物,其中直接捐款916.24万元,捐赠医用、生活物资价值约12442万元。

 

利好政策赋能

  近期,贵州省科技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关于支持企业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的八条措施》《贵州省科研诚信管理暂行办法》等,支持企业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携手渡过难关;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科研环境。

  其中,《八条措施》内容涉及支持研发活动、加强应急攻关、强化财政支持、便捷政务服务、帮助复工复产、强化金融支持、优化孵化服务、深化精准帮扶8个方面。包括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等科技计划项目,并通过研发投入后补助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对完成申报的2020年度省级基础研究、科技支撑、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计划项目加快评审,资金在一季度拨付到位;针对疫情防控组织应急科技攻关,加快实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技术攻关及集成应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实行早期介入、贴近服务,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组织相关企业开展疫情防控产品研发及生产等。

  同时,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企业提供补助,2月份到位资金不低于1.6亿元;对科技创新券增加发放批次、缩短兑付周期,直接参与疫情防控的企业可申请创新券“绿色通道”。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推动落实政银企联动机制,联合金融机构共建项目库,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受疫情影响的科技型企业提供无还本续贷、贷款展期、应急转贷及配套金融服务。

  此外,开展第三轮“千企面对面”科技服务活动。完善省、市、县三级科技主管部门联系科技型企业工作机制,给予相应指导、争取政策扶持,最大限度解决企业发展存在的实际困难问题。据悉,此项措施有效期至疫情结束后再顺延3个月。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更好推动全省科技研究、开发服务工作,夯实全省R&D专家服务团队基础,省科技厅还组织20余名财务专家、各市(州)科技局领导及业务骨干等近80人,开展R&D服务线上业务培训。培训围绕研发财务指标技术数据来源、企业研发支出相关概念与归集、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相关经济指标等方面进行研讨;会后,培训老师与参训人员进行线上互动交流,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