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荔波寨漂布依寨纪行
□文/图 何羡坤
梦幻般的淇江风景,碧流环绕的绿树小岛,河岸上的半隐轩,应辞赋家韦祖刚先生之邀,我们几位诗友又来到美丽的荔波寨漂布依寨。
从县城出发,攀登高高的玉屏主峰,翻越过去就是险峻陡立的楼梯坡,过仙人洞,来到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的沐澜湖,湖边是曼井布依寨,寨下有道光年间的泉水“澄清井”,有清咸丰年间李国材教书授徒的“明秀楼”,我口占一联“龙见澄清井,花开明秀楼”,大家觉得此联概括了曼井深厚的人文底蕴。
顺着湖边顺溪往下,来到河岸边韦祖刚先生家。他将自己青瓦木屋命名为“半隐轩”,纪念一段难忘的情感往事,寄托他耕读河岸的半隐生活。寨漂布依寨处于两河汇流的三岔江口,纵目四望,江水缥碧,景色清幽。美丽的布依寨被江水簇拥着,寨子周边横跨几座桥梁。走过桥梁,对面的湖面,湖边有以“鱼”为主题的建筑群,建筑造型多以鱼笼,鱼钩,鱼刺,鱼鳞,鱼眼为设计风格,仿佛置身鱼的世界。
曼井,布依话称为鱼寨,皆因多产鱼虾而得名。曼井溪水流到寨漂布依寨,汇入淇江。江中多产鲜美野鱼。在这稻香鱼美的地方,景区建筑便以鱼为设计主题了。
在寨漂江岸远眺,青山翠黛,满坡葱茏,蓝天白云在轻飘;近观淇江两岸,古木耸翠,枝柯交横,绿意拂天,一带苍翠景色!俯视江面,雪浪翻坝,飞珠漱玉,涛声空谷传响!更有江中两岛,水堆沙积而成,岛上林木蓊郁,白鸽翔集,树下芳草青青,洲岛四周清流急湍,映带左右,有桥跨进岛中,名为“梦幻岛”“情人岛”,是情侣们相会的好去处。
我们一行沿江行走,在情人岛牌坊上,镌刻诗人潘丽芙一联:“久慕芳华,隔岸晓烟轻笼面;近观翠黛,临风玉色暗生香。”此联既得诗经《蒹葭》的意韵,又暗喻岛中情人在水一方,若隐若离,宛在水中央的迷离。
望着水汽迷离的情人岛,潘丽芙随口赋词:“烟水波光久未开,绿荫匝地复徘徊。春来燕剪千山翠,芳草随行路满苔。寻晚照,雨声催,模糊心事已成灰。前生早把春情误,且待秋来拾梦回。”此词借情人之口,赞游岛之风物,感春光之奇景,叹美人之迟暮。
午时,我们来到江边小饭馆小酌,以时鲜蔬菜,江中野鱼为主食。潘丽芙闻到香喷喷饭菜,又赋诗一首“一脉小山横,绿汀绕水平。幽心栖此处,饭稻伴鱼羹”。
作为主人,韦祖刚先生深得景中之味,他写道“云初散,霁雨晴。潦水尽,淇江清。素湍绿潭,迴清倒影。两岸欣木,郁郁清清。沙鸥集翔,浮光跃金。皓月千里,一碧万顷。民殷国富,万里坦途通畅。飞跨天堑,一桥浚通八方。夹江傍山,川中永固筋桩。跨州连郡,山川横驾桥梁。远望空谷,云里苍龙卧江。近看水渚,穿流车辆奔忙。经济之路,熙来攘往贾商。旅游之途,俊男靓女盛装。生态之路,牧童驱赶牛羊。便民之路,百姓往返安康。自古所患,今朝夙愿已偿。造型各异,黔南名列首榜。千姿百态,能工造就辉煌。村民歌盛世,赞誉满山乡。刘伯温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百姓歌赞大桥曰:淇江蓊郁绿如烟,粼粼碧波似锦笺。今生看桥跨江过,山歌齐颂尧舜天。”韦先生美文,浸透了他对家乡深深的热爱之情。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荔波美景千千万,寨漂江景堪称一绝!同行者:荔波书法家李昌志,诗词家潘丽芙,辞赋家韦祖刚,诗联家覃建能,林业局王翔,作曲家陈章俊。
在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晚霞中,我们沿着波光潋滟的淇江岸边,驱车返回县城。途中大家又重提1988年“寨漂浪漫的爱情故事”,感慨当年发行量大,青春男女爱读的《知音》杂志;钦佩女诗人潘丽芙分别为阿牛和嫦娥写的两首诗;随行的作曲家陈章俊随即表示依意谱曲。几天后,两首旋律哀婉,相思无限,凄美眷恋,情深意切的歌曲,展现在大家面前。陈章俊用二胡伴奏独唱,有如梦蝶双飞的忠贞之爱,又如红楼梦《枉凝眉》那样哀婉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