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3期 本期2657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11-27

古典的雨意

 

□茹喜斌

 

  轻轻地写下个“雨”字,眉际耳畔就有了清清的雨滴,而我的心野之上,就有了湿湿的雨雾、斜飞的燕子,就有了摇曳的翠竹、缤纷的落英……就有了满怀的诗韵水墨。

  我时常会想,创造“雨”字的先辈,定然是心有诗画的吧。那长长一横,不就是储满意像的天空吗?那清清四点,不就是平仄的四声吗?一笔一画写去,就有了“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的空旷疏密,就有了“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的鲜亮青翠,就有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恬谧和宁静。诗与雨相合,人与诗相融,让我的灵魂都轻盈地飞将起来了……

  千里稼禾,四野苍山,皆由雨露滋润。“好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小雨芊芊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想那雨中定是清新灵动的快乐,定是孩童欢蹦跳跃的戏闹吧。遥想古人披蓑沐雨、摇楫荡波或扶犁耕耘的画幅,多想拓下来贴进居室添些古意。再看时下那情侣小伞下相依相偎的情景,再想想小巷里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我的爱意也成了诗行,滴答、滴答……

  这“雨”也会勾起缕缕愁绪。“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友人惜别的离情,使心灵之泪难以自抑,如雨之淅沥。“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那藏在清幽寂静中的离愁,是怎样的湿润缠绵而又千回百转呢……

  三十多年前,我坐在江南小镇的微雨里,眼前是粼粼的栖凤河,对面是灼灼的桃花山,身边是青青的竹林。我在读雨,读雨中滑过的鸟鸣和白帆,读雨中的远山和村庄,还有妻子写在雨夜的书信,有点点泪珠掉在信笺上。“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我思念的雨滴渗入泥土,继尔又幻化成幽兰绿叶,随雨而舞,我仿佛成了雨中美妙忧郁的诗文。

  特别喜欢两首诗。“微雨洒园林,新晴好一寻。低风洗池面,斜日拆花心。暝助岚阴重,春添水色深。不如陶省事,犹抱有弦琴”。“小雨过岩扃,残云傍野亭。花光相映发,莺语苦叮咛。举酒和神气,弹琴悦性灵。索居朋友绝,得句遗谁听?”写雨中还是雨后,都不重要,陶醉的是雨中的琴声。那是诗人高洁心灵的感慨和抒发,那是诗人心旅之上清幽明净的诗情与画意。释卷时刻,只想去和香山居士一叙,去和放翁老人一唔,我想与之携手雨中,那又是怎的一番景致?

  去过雨中的乌镇。湿湿的迴廊亭台和石板小径,湿湿的白墙黑瓦和飞翘的檐角,湿湿的木桥和桥下的小舟,还有老屋门上的铜锁,青石墙角的苔衣,犹如一幅幅可以任我细细欣赏的画啊。“夜卧西厢听秋雨,清摇蓬船闻水声。古巷铜门绪别离,午夜梦回忆乌镇。”雨中乌镇,皱了水面,亮了绿柳,艳了红伞,俊了姑娘。而那雨呢,是可触可听可赏的啊,寄托着乌镇的遐思和渴望。雨中乌镇,眼观处处如画,启步盈尺成诗,那是乌镇的精髓,更是雨的迷人的古意。

  一个“雨”字,浸润着浩浩的历史长卷。而时下的一场细雨,能滤去我心中的浮躁,让我拥有清亮的心灵,也拥一份幽远的情怀。我想一直都走在这雨的古典的诗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