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 担当作为
——黎平县政协开展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记事
□陆书明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一车车菌棒、水泥、鱼苗、鸡苗于日前源源不断地运往黎平县德化、孟彦、龙额30多个贫困乡村,500多万元的物资为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的物质保障。这是黎平县政协36家政协委员企业响应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和黎平县委的号召,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呈现的繁忙景象。
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启动以来,黎平县政协立足职能职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带领引导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干部和社会各界,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用心用情用力做了大量具体工作,为全县脱贫攻坚减贫摘帽作出积极贡献。
强化担当 攻坚拔寨一线行动
县政协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下发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帮扶方式、帮扶项目、帮扶资金和责任要求,召开动员会议分解落实帮扶责任。县政协班子成员7人联系挂帮6个乡镇,担任片区指挥长;从机关办公经费挤出28万余元支持扶贫事业;紧扣脱贫攻坚工作目标,每月调查督导,研判处理问题,为6个帮扶乡镇协调落实扶贫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984余万元。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欧大兴积极推动帮扶的孟彦镇发展四个重点产业项目,探索打造了以贵州黎平牧柳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绿壳蛋鸡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公司+合作社+农户”的黔山露山泉水开发模式、“公司+贫困户”的匠人木制品加工模式,各位副主席推动所挂帮乡镇农业产业开发、农产品销售、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为全县如期减贫摘帽打下了良好基础。抓实机关干部委员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选派3名专委会主任担任驻村第一书记,3名干部担任驻村网格员,1名干部到县攻坚办工作,80%机关干部驻村攻坚,尽锐出战。
主动作为 委员企业家先行先试
黎平县36家委员企业先后帮扶50个贫困村,委员参与主导26个村级合作社,入股带动贫困户870余户,协调解决贫困户就业1300多人,为贫困村、贫困户协调落实帮扶资金2186多万元。
把“委员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作为产业扶贫的抓手,委员企业通过下订单、赊种苗、土地入股等多种方式建立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扶贫产业。县政协委员陆婷潜心侗族刺绣和传统工艺传承,通过合作社带动200余名农村妇女参与刺绣,建设培训基地7处,免费培训600余人,统一组织产品销售带动贫困户增收1-5万元不等,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县政协委员、黎平县德凤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小群在九潮镇罗伍村、茅贡镇罗大村支持发展天麻合作社、黑毛猪合作社等,带动86户贫困户,德凤建筑公司党支部被省委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
把培训就业作为脱贫“短平快”手段,企业委员积极拿出就业岗位,主动联系村委和贫困户推介岗位,通过培训上岗。县政协委员、贵州省黎平澳尔华绿色食品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欧长胜在公司设立扶贫就业岗位,鼓励贫困户到公司就业,在两个帮扶村种植马蹄莲、灵芝菌,发展养鸡产业,并开展两期技能培训,被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企业”。县政协委员、黎平“侗品源”传统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勇妹通过在肇兴镇、平寨乡等地开展靛染和刺绣培训,带动200多户贫困户通过代加工得到收入。
积极打造委员标准化产业基地,建成茶叶、油茶等一批标准化产业基地。县政协委员、黎平蝉之声文化旅游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川平发展“订制茶叶”的标准化包装销售,多次被邀请参加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品茶活动,销售价格提升到每斤1000-1200元,最好的茶叶达到每斤1.2万元,年包装销售的茶叶近300万元。县政协委员、高屯街道绞便村农民油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绍勇发展“茶下养鸡”油茶基地1250亩,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汇聚力量 委员帮扶大展风采
全县213名委员结对帮扶970户贫困户,其中,干部职工身份的委员119人落实结对帮扶835户贫困户,其余94名委员结合自身行业条件就近结对帮扶贫困户135户,共投入帮扶资金1227万元。结对走访找路子,组织开展委员走访贫困户活动,理清“一户一策”发展路子,访贫问苦,献计出力。一些农村委员,通过帮带,动员本村贫困户一起发展种养项目。茅贡镇流芳村有机农业协会会长吴世先带动全村183户813人入股;锦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配高带动10户贫困户创业就业等。结对“三包”抓产业,经济界、农林水界等界别的委员积极动员贫困户发展产业,充分发挥自己有技术、有销售渠道的优势,与贫困户签订“包技术培训指导、包赊购种苗、包保底价回购”等订单合同,免除贫困户的技术、种苗、销售后顾之忧。县政协委员王凯返乡投资台湾泥鳅养殖带动群众发展120亩,产品远销重庆、成都等市场。县政协委员林安桃在罗里乡高更村签订生姜种植协议,带动37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结对助学“手拉手”,积极组织委员开展助学活动,不让贫困学生因家庭困难而不安心就学,政协委员资助困难学生86人次资金31万元。
发挥优势 招商引资初见成果
县政协班子成员带头招商,积极协调企业落地的用水、用电、用地等困难。去年以来,县政协班子成员联系帮扶的6个乡镇累计招商落地企业31家,到位资金700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入股605户,解决贫困户就业1016余人。委员企业“以商招商”,利用委员人脉资源和企业合作关系引进企业,洽谈签约客商21家,已落地企业13家,开工落地雍憬明珠酒店、大润发超市等一批项目,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岗位200多个。突出产业链招商,特别是针对种养殖业的加工短板、销售短板组织招商,引进投资项目7个,牛耕部落成功与上市公司签约合作,侗乡茶城招商开业,为黎平扶贫产业的上档升位打下基础。
干群联动 激发动力决战攻坚
抓脱贫故事“三讲”活动,整理挖掘扶贫工作中的带头能人、脱贫路子、委员帮扶成效等典型实例,让当事人在村组会议、群众动员会议上现身说法,用身边人“讲能人带动故事、讲贫困户脱贫故事、讲委员帮扶故事”,激励广大群众发家致富的信心和勇气,涌现出龙额镇下德俄村党支部、孟彦镇八柳村党支部、罗里乡高更村党总支书记石远平、彦婷手工刺绣坊经理陆永江等一批省州表彰的脱贫攻坚先进支部和个人,25名县政协委员被推荐为全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抓村寨“两评”活动,各村之间开展“脱贫攻坚”和“农村清洁风暴”评比活动,组与组开展评比,寨与寨开展评比,户与户开展评比,对脱贫能力强质量高的村、寨、组、户给予流动红旗,对排在末位的给予挂黄牌和教育引导,从而形成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抓外出学习培训,组织镇村干部考察学习六盘水“三变”经验、安顺平坝“塘约经验”等先进经验,打开眼界,对标发展。同时组织50名县政协委员到井冈山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激发委员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责任心和事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