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俊杰成世瑄
□李 芳
在苍松翠柏环绕,风景宜人的石阡县大沙坝乡西坡(风洞坡)之上,为清代“石阡三杰”之一、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成世瑄及其家人墓地。成世瑄墓碑由贵州提督学政丁嘉葆题写,“成方伯坊”墓石牌坊,镌刻成世瑄生平简介。散布于四周牌头、烟岗岭、雪峰塘成氏家人碑文,分别由翰林院侍讲学士宋晋、陕西按察使唐树义、江西瑞昌知县周尊彝、翰林院学士梁进等人题写,名家手迹汇聚于古墓丛中。其墓地牌坊等建筑,雕刻工艺精湛,图案中“栖鸟展翅欲飞,龙似腾云驾雾”,气势恢弘,蔚为壮观。成氏墓园为石阡乃至全省清代书法石刻艺术宝库,著名的文物景点。
成世瑄出生于石阡下屯的书香官宦之家。“其先世籍金陵,再迁湖南临武,明初有讳昌公者,以武备将军征黔,子自福以武功授镇国将军,家于阡,十传至讳人者。”其祖成人,乾隆甲子(1744年)乡试举人,乙丑(1745年)入京会试,中三甲二百八十名进士,曾任江西知县,“不乐仕进,教授乡里,以终其身”。其父成应受(字集益,号谦葊),思南府学廪生,五应乡试未中,遂绝意进取,事父至孝,为乡人所称颂。
乾隆五十五年(1790),成世瑄降生于世,其“将诞,母夫人有梦兰之征”,故名兰生。幼年聪慧,天禀颖异,乡里称羡。入学后,取字师薜,号琨圃,又号兰生。十四岁时,便在石阡府试中名列第一,不久即考取廪贡生员。入省会贵山书院学习,师从饱学之士翟锦观。嘉庆十八年(1813)中乡试举人,二十二年(1817)入京会试,取得二甲六十五名进士,与同郡徐培深、张海澜为丁丑同榜,故有“石阡三杰”之誉。
成世瑄考中进士后,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之职。在翰林院,拜福建莆田人、国史馆纂修郭尚先为师,成为郭门入室弟子,于金石书画无所不精,并结识了不少天下俊杰,与闻国家大事。道光元年(1821)任武英殿提调,次年任顺天府同考官。五年(1825)由词林外放任浙江衢州知府,旋又改任湖州知府,一年后改任杭州知府。“调杭州首郡,政务殷繁,隶官四载,殚精竭虑,大小毕举,敝绝风清,士民颂为青天,浙人之官京朝者,庆为得人,颇达天听,大计卓异”。其父成应受于道光十年(1830年)六月三日病卒于杭州府署,世瑄丁父忧扶榇回籍守制。“扶榇出城,士民咸焚香奠酒。及舟次泥首,拜伏者犹不绝,一时目出者啧啧称羡,谓杭人爱戴,定国魏太守后仅见也。”可见世瑄治杭四年,勤政爱民,士绅拥戴之一斑。
在任杭州知府公务之余,世瑄作《西湖鉴影图》,一时名流多有题咏。吴嵩梁《成兰生太守西湖镜影图诗》曰:
西湖千顷玻瓈风,湛若宝镜磨青铜。好山夹岸扫眉黛,倒影画入沙泉中。公来只饮西湖水,明察秋毫清彻底。一竿在手月不惊,万事如诗皆就理。风日佳时鸥鹭喜,寻诗多在扁舟里。湖亭判牍有馀闲,古人才大原如此。烟波摇绿上须眉,但见临流照影时。此水不磷亦不锱,请为公咏东坡诗。
道光十三年(1833),世瑄服阙届满(守孝三年),六月入都引见,皇帝在圆明园、勤政殿招对七次。帝曰:“朕之知尔,非由外省大吏保举,亦不关在庭荐扬,朕盖得之浙绅之讴思,从前原谓尔大有作用,果不谬。”随后,调任福州、衢州、甘肃、宁夏、兰州等处知府,浙江督粮道、江南十府粮道之职。十七年(1837),迁河南按察使,两署布政使职务,“陈案两年余,滞狱数百,平反者多,屡荷天语褒嘉。”二十年(1840),成世瑄升任江宁(南京)布政使。
世瑄上任江宁布政使之际,鸦片战争爆发,沿海一带战云密布,次年(1841)九月,英军进犯浙江,清军提督不战而逃,两江总督裕谦在水战中阵亡。道光皇帝临危授予成世瑄署理两江总督职务,主持战守,抵御英军的进攻。当时的情况为“公受事未久,而制军以御夷死定海,初护督篆,既而署督,维时军兴旁午,用度浩繁,而扬威大将军视师供顿无艺,又值江淮异涨,灾民縻集会城觅食,而淮扬之吁告者尤切,皆有以应之惟恐后,事事倚公措置,无可咨商,一出于潜谋独断,出则接见官僚,指受机要,入则图维政务,手定官书,数月之间,日咯血数次,不敢偷安调息”。“公筹划守御,不事张皇,人心镇定,力瘁心疲,不忍稍萌退志,竟以忧劳卒于官”。值此危局,成世瑄派人将家小送回原籍,誓与江宁共存亡,其母方氏深明大义,执意不肯回黔,留下来陪伴儿子尽忠报国,坚定守土御敌之信心。
成世瑄终因积劳成疾,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四月十八日卒于任所,年仅五十二岁。其好友、前江苏巡抚梁章矩闻此噩耗,书挽联曰:
望断黔阳,可怜万里云帆,依然将母;魂销白下,共惜半年风鹤,了却孤臣。
成世瑄灵柩启运之日,江宁官绅自发相送,站成十里长街以示缅怀。溯江而上,数千里水路,平安运抵石阡,安葬于大沙坝西坡,实现其魂归故里之愿。浙江嘉兴人、嘉庆进士、户部主事钱仪吉为之撰写《成世瑄传》,以彰显其史事功绩。梁章钜《归田琐记》载:“客冬英夷之扰,余防堵上海,督部远驻镇海,金陵惟兰生一人支持,风鹤之警无日无之,往来书问间日必至,皆商略夷务军情,意见颇合。自余引疾后,兰生势益孤,遂以忧死,闻灵船由长江回贵州,尚烦太夫人扶榇也”。
世瑄多才多艺,精于诗画。《黔诗纪略后编》收录收录成世瑄诗一首,系题湖北罗田县人、河南洧川知县潘焕龙(四梅)《梅花书屋图》之作。诗曰:
琪花曾记览蓬瀛,玉检犹疑校上清。帘外春寒浑不觉,一庭香雪读书声。
成世瑄诗文书画惜未聚集付梓,但民国《石阡县志》收录有《将军岩》《上路濑坡》《金母麻孺人节孝》《癸巳六月召对圆明园纪恩诗》《出都别诸同人》等诗作,可窥见其诗咏风格。兹录成世瑄咏“家山”之作二首纳税人以飨读者:
其一《将军岩》(石阡八景之一,在城南三十里平贯独立溪中,高数十丈,清郡守罗文忠镌“砥柱”二字于岩上)
岩高路更高,上岩不循麓。一经蹑其天,梯级可容足。玲珑百尺楼,中有道人宿。道人横天趣,赌酒能餐肉。岩下南来客,惊望浮图矗。云扉不可到,犹疑仙人屋。
其二《上路濑坡》
石磴萦纡一线盘,高头无数碍碧天。宽苍到处皆平等,莫为崎岖惮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