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商会如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上接4019期)
凭借商会自治能力,全面提高行业实力
商会可以通过自身的约束、自治等手段,为其内部的相关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内外部发展环境。这是因为企业、行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在产品供给、技术协作、信息沟通等方面形成相对稳固的有序的关系,而不像随机性市场供求关系那样易受外界干扰。同时,在上述方面比较有保障,能促进整个协作组织的生产和经营、服务过程顺利进行,节约大量的社会劳动。对外,它通过企业、行业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提高整体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一个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当众多分散的、且相互平行的企业难以形成一致性行动时,通过一个中间性治理组织的嵌入,用以协调行业成员的行为,不仅可以使行业治理得以有效实施,而且还可以实现各种组织资源之间的有效整合。
提高行业整体实力,关键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中降低成本是重要的一环。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商会更有着独到的优势。现阶段市场还不够规范,企业还缺乏很高的信誉度,债务纠纷频频发生,不公平的竞争和无序的市场秩序,在发展区域经济上是亟待解决和克服的问题。就此商会可以制定行规、公约,约束、监督本行业的企业,并对不守诚信的人和事进行处罚或制裁,对商事纠纷,商会可进行仲裁和调解,比如为了更好地利用仲裁的方式为异地商会进行法律服务,解决会员纠纷,天津市商会与仲裁机构合作开展有关事项的座谈和研讨,讲解仲裁法律制度及友好仲裁的知识、特点等相关内容,并有针对性地对异地商会会员以及会员间经济纠纷的特点进行讨论,对实施友好仲裁在解决会员经济纠纷的可行性与仲裁办法进行了探讨,商会和仲裁机构计划在市商会的协助下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这些都可以使企业建立起良好的信誉,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对于企业顺利开展经济活动是非常有益的,也可以使企业在克服不良的行为、在非经济活动上,不花费精力,大大降低企业在非生产领域的投入。
环境的改善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所不可缺少的。企业经营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内部,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商会就此可以团体的优势,创建和争取内外部的优良环境,以便确立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优势,在很多的商会或协会组织中,都制定有相关的行业规定,很有效地对行业进行管理和规范,在经济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市场的规范很有益处,也起到了行政制约所起不到的作用。最近几年随着行业商会的不断增加,行业内部更加注重本行业行规的制定,并逐步提高其约束力和有效性,在本行业内营造了和谐的、合理的,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氛围。
行业的合作是在平等互利、自愿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利于冲破行政关系对经济活动的约束,发展横向经济,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商会指导下的企业联合,会促使环渤海地区及滨海新区的科技创新基地的开发转化,夯实其人才作为产业大军的基础,比如在软件 、芯 片 、集成电路等领域尽快达到领先水平,并逐步形成密集的辐射、服务区域,带动区域产业的升级;如统一市场,建立要素流动机制,以劳动就业、技术交易、房地产信息和人才认证为重点,推进要素市场的合作;如资源共享,使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能够为企业提供配套的服务,促进其内部企业之间,以及相关区域之间的产品、技术人员、信息等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加快资金、物资周转。在这方面浙江和台湾地区的商会组织很有说服力,他们通过民间商会组织,自觉地建立了发达的民间金融体系,克服了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合会”为企业提供了大约一半金融资源。事实证明,利用商会组织,特别是在环渤海地区蓬勃发展的、来自于江、浙、闽、粤等地的异地商会,以他们的地域关系和浓厚的乡情,能及时筹集和合理使用聚集的资金,并能在行业组织的有效监督下,得到了很好的运作。
利用商会协调职能,合理布局产业结构
促进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工与协作,推动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对于商会来说有很多事情可做。在商会的组织下建立起的行业合作、协调机制,对参与的企业来讲,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进行分工协调、明确职责、相互协作,而加入区域合作的企业大多具有较强的发展实力或潜力,因而,他们的联合与发展就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区域性行业协作依据其群体组合优势,能够创造出单个企业所无法达到的经济效益。
加快环渤海经济圈的合作发展,就是要破除制度壁垒和体制障碍,建立政策协调机制,加快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度的改革,消除区域壁垒,逐步实现区域制度架构的融合,建立起有效的通力协作,就可以有效地开发出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如滨海新区的制造业,凭借着优势的产业,结成相关的产业链条和产业带(如电子、汽配等产业),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依靠行业组织,一些发展前途看好的企业或行业,可以方便地向其他区域拓展业务,扩大其影响范围和发展规模。环渤海地区和滨海新区要面向三北地区,不断地向内地发展,天津、秦皇岛等港口,作为国际性的大港,要建成进出口基地,可以作为腹地的进出口岸,充分发挥其地理上的辐射和扩散作用。在这方面商会可以作为牵引,把进出口行业及相关行业联系起来,带动整个行业并逐步影响到整个地区,由线形成片。
行业商会可以在行业之间建立起经济联合体,进一步强化整体优势,在自愿结合,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组织建立有经济优势、技术优势或产品优势的外向型企业集团,以拳头产品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联结和带动一批配套企业,引导组建和壮大一批规模大、水平高、势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商会可为发展大型工商业联营企业和企业群体、经济集团牵线搭桥。商会作为行业的管理者,以其对本行业了解和熟悉的条件,积极协调和参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即组建企业集团,以加速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冲破旧的行业、部门和地区的束缚,打破“大而全”或“小而全”的封闭式生产格局,促进专业化分工和大规模经营,产生科技、资金、设备、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在这种优势之下,促进和形成名、优、特、新龙头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此外,目前民营企业开始出现了走向联合的趋势,组建民营企业的联合体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最佳选择。随着国家从各方面为非公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民企会有一个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着挑战,这就要求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历史舞台上,在行业组织的指导下,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担当起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任。
(来源:环渤海经济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