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白酒行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力促产业共融——
酒旅融合催生发展新动能
□本报记者 李 丽
“美丽浪漫的花海、满眼葱茏的绿色,别具特色的许愿亭、窖酒生产车间,没想到贵州醇景区的风景这么好,到贵州旅游总会带给人惊喜。”国庆期间,来贵州旅游的湖南游客如是感叹。
近年来,在贵州旅游热火朝天的背景下,拥有得天独厚资源优势的贵州酒业集体探索酒旅融合之道,并逐渐赢得市场认可。
持续做大“酒文章”
2018年,贵州白酒产业以全国3.5%的产量,实现了全国43%的利润总额。以酒为基,形成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已成为黔酒未来升级的重要方向。其中,酒旅一体化共融发展的潜力、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贵州,一些白酒主产区正掀起探索酒旅融合的新热潮。前述位于黔西南自治州兴义市南郊、有着“中国最美酒厂”之称的贵州醇酒业,近年来通过营销模式转变及创新,紧紧把握住全省振兴旅游、复兴黔酒的机遇,已然开辟出一片自己的新天地。去年,贵州醇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少有的融生态景点、特色酒庄于一体的工业旅游4A级特色景区,竖起了贵州创新性探索酒旅融合的一个标杆。
在中国酱酒核心产区遵义仁怀,酒旅融合亦已初具雏形。如今,茅台酒镇、中国酒文化城(两者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茅台酒厂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茅酒之源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赤水河谷国家旅游度假区等越来越受游客青睐,“美酒河”巨幅摩岩石刻、“天下第一瓶”旅游景点等渐成响亮品牌。该市还开发了“国酒之心探秘游、长征文化体验游、酱香名酒品鉴游、美丽乡村度假游”等线路产品,致力打造“中国白酒主题旅游最佳目的地”。
一些白酒企业更是积极创新,进行着别具风格的酒旅融合实践。
成立于2013年的仁怀市酒投公司,主要围绕酱香型白酒产业发展,开展全产业链投融资开发、产品技术研发、产区品牌推广、标准认证与执行、市场拓展与营销、酒旅文化传播与推介等业务。近几年,该公司围绕产业、聚焦主业、多元发展,致力推动酒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初步实现了经营业务实体化、项目建设产业化、融资渠道多元化、商业模式市场化。
该公司总经理周祈飞介绍说,目前正在谋划实施两个酒旅融合项目,其一是仁怀市酱香酒酒庄,项目占地300余亩,总投资达6亿元。主要建设理念、内容是实现“三个再现”:一是历史再现,对从古至今不同年代的酿酒工艺进行再现;二是过程再现,对原料种植、制曲下沙、生产酿造、品鉴勾调、定制藏酒等环节进行系统展现;三是文化再现,对酒礼、酒俗、酒器、酒具等进行再现。其二是精心打造一个“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世界名酒之窗,项目按贵州省政府要求规划建设,既是展示我国各区域、各民族酒文化及世界各国名酒文化的精品项目,亦为赤水河流域世界名酒文化旅游带的重要节点项目。
为大力推广仁怀酱香酒产区品牌,仁怀酒投探索打造了仁怀酱香酒道馆,作为市场终端的载体。去年以来,已在全国布局70余家;今年将布局150家以上,未来3-5年将布局3000家以上。通过创新运营模式,把仁怀酱香酒道馆做成餐吧、茶吧、酒吧、书吧、网吧、网红吧,搭建人们交流情感、友情聚会、休闲养心、感受黑科技、网红打卡的俱乐部;同时,采用线上线下新零售模式,推广、品鉴、销售仁怀酱香酒。
此外,该公司还与第三方开展深度合作,成功打造了“五个一”文创精品,即一部电影、一台舞台剧、一本书、一首歌、一套特色纪念品,让仁怀酱香酒道馆布局到哪里,酱香酒文化就传播到哪里。
酒旅融合大有可为
“40年前,酒、旅都不是大众的‘主菜’。但吃、穿、住、行基本需求解决之后,酒与旅的需求量、迫切性可以说是与日俱增。美酒值得期待、美旅大有可为,旅游市场有着无限生机、无穷想象,这在全国都是大趋势。贵州先天拥有不可比拟的深厚底蕴,还有近些年上下同期、创新拼搏的发展机遇,因而更有厚积薄发的优势。”贵州国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新认为,酒是物化的精神产品、人是物化的精神存在,酒、旅均具极强的精神属性,无论是喝酒还是旅游,本质目的都是追求精神享受,“酒、旅的精神属性决定了,它们天然就是一家。酒旅融合,实现醉美生活”。
历经20年发展,国台酒业已逐渐成长为政府授牌、行业认可、社会公认的茅台镇第二大酿酒企业。秉承“传统不泥古、系统创新不离宗”的企业精神,该公司正推动白酒迈步“以人为本、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工业阶段。2020年一季度,国台酒业将向证监会提交IPO申请,力争成为仁怀、遵义乃至贵州的第二家白酒主板上市企业。
事实上,该公司素有酒旅融合的基因。天士力大健康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帝泊洱生物谷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台酒景区正推进国家3A级旅游景区申报。“酒要好喝、厂要好看,我们不怕看、欢迎看。”张春新表示,其酒厂建设目标是:厂在景中、景在厂中,酒在绿中、美在心中。
他还就此建议,地方政府应从定点、住宿、交通3个方面进一步优化硬件设施,助力酒旅融合发展;酒企则应做到“干干净净有看点、创意设计造亮点、接待体系有内涵”,携手做好酒旅融合产业。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钟方达亦认为,酒旅融合正处于发展机遇期,产业联动大有可为。目前,习酒公司积极争取推动在习酒镇周边建设有机小高粱种植基地,促进“酒旅一体化”发展。他建议,可按“做大、做强、做特、做优”的发展思路,把赤水河流域产业带打造成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形成企业抱团效应,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
周祈飞则建议,酒旅融合需搭台唱戏、传承历史、讲好故事。他认为,传统的酒旅融合在形式上是“博物馆+车间+酒库”,缺乏趣味性、互动性;在内容上是“观光+消费”,旅游并非目的、而是为了卖酒;在传播方式上是解说员一对多传播,游客被动式接受,缺少体验感。新时代倡导的酒旅融合,应与全域旅游相结合做成一条产业链,整合白酒博物馆、酒庄酒库、工业园区、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盐运文化、自然风情、名优小吃等,把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各种元素融入旅游体验中,开启一场一体化、沉漫式的酒业邂逅之旅,“让游客忘记自己是游客,使游客也成为一道风景”。
从汉武帝称赞的“甘美之”,到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一掷成名;从“雨过开瓶十里香,风来隔壁三家醉”,到“红军三渡洗风尘,转折大捷建奇功”,贵州酒是一曲悠长有韵味的歌,值得人们来亲近感受。顺势而为,贵州酒旅融合发展将绽放出更多彩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