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7期 本期2623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9-20

国家发改委: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对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9月1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意见》的出台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增强涉企政策科学性、规范性、协同性,提高政策针对性、有效性;也有利于调动广大企业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推动政策落地落实见效。

 

七项主要任务契合企业期待

  针对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实施意见》提出了7个方面主要任务。一是明确分类听取意见建议的规范性要求,强调制定对企业切身利益或权利义务有重大影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专项政策,起草部门应充分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建议;二是政策制定过程需充分调研,精准掌握企业政策需求;三是畅通企业家提出意见诉求的渠道,为企业家、社会公众参与政策制定、反映意见诉求创造便利条件;四是健全企业家意见处理、反馈机制,充分吸收、采纳企业家提出的合理意见建议;五是完善涉企政策宣传解读、执行监督,建立涉企政策信息集中公开、推送制度,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宣传解读体系;六是健全涉企政策评估调整程序,对可能增加企业成本、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政策调整,应合理设置缓冲过渡期;七是强化政府与企业家常态化沟通联系。

  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有利于发挥企业家作用、提高涉企政策制定科学性、针对性,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在2018年11月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对政策制定充分听取企业、企业家意见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在制定涉企政策时,注重通过多种方式听取企业、企业家的意见建议,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应看到,部分涉企政策在制定出台过程中仍存在直接听取意见不充分、政策之间相互不协调等情况,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预期产生影响,导致一些初衷是好的政策产生了相反作用。因此,亟需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规范性制度安排。“从企业的期待来看,也非常迫切地希望出台这样一个意见。”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两大突出特点明确机制要求

  《实施意见》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具有两个突出特点,即明确了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的机制性、规范性要求。

  所谓“机制性”,是指《实施意见》专门针对涉企政策制定确立了政府与企业常态化的沟通机制。以往,地方、部门在制定涉企政策时,也通过多种方式听取企业、企业家的意见建议,但因缺乏制度性要求,导致一些地方、部门在落实上执行不一。《实施意见》强调,要通过听取意见、畅通诉求、处理反馈、宣传解读、执行监督、评估调整等全流程制度安排,让企业家全程参与到政策制定过程中,进一步健全宏观、微观的传导机制,保证政策更接市场地气、更能精准落地。

  所谓“规范性”,是指《实施意见》围绕涉企政策制定前、中、后全流程的重要节点、关键环节,按分类处理原则明确了一系列规范性要求,规定哪些情形应怎么处理。比如,在听取意见建议方面,对于制定对企业切身利益或权利义务有重大影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专项政策的,明确应充分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建议;对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项目,明确除依法需保密、重要敏感事项外,应通过适当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建议。再如,在健全企业家意见处理、反馈机制方面,对于在当前涉企政策中难以回应的意见建议,明确需进行专题研究并在后续涉企政策制定中予以回应;对于确属难以采纳的,明确需列明理由并以适当方式与企业家做好沟通;对于企业家提出的重大意见建议,明确需及时向同级政府报告,特别重大的按程序向国务院报告。这些规范性要求,为今后各地方、各部门在执行操作过程中提供了基本遵循。

  (来源:中华工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