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减持是一次投资者风险教育
□一 凡
今年以来,A股一改去年的萎靡态势,指数震荡上行略有起色,成交量亦有所放大。不过,散户属性导致的肆意炒作恶习,同样卷土重来。
6月25日,A股市场最受关注的消息,莫过于中信证券(600030)拟清仓减持中信建投。前一天晚上,中信建投发布公告称,中信证券拟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所持有的全部中信建投股票4.2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5.58%。按公告当日收盘价,拟减持股份的市值高达113亿元,中信证券“初始”取得成本约16亿元、浮盈近百亿元,相当于去年归母净利润的93.9亿元。
中信建投A股股价贵不贵?对比其H股股价便可分晓:6月25日收盘,港股中信建投证券仅为5.89港元,相当于人民币5.18元,不及A股26.48元的一个零头。不过,A股投资者对此似乎并不在意。在23日、24日两个交易日,中信建投连续涨停、成交放大,换手率超过10%。
较之普通投资者,券商同行对彼此的业务模式及盈利预期,会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中信证券此次决定清仓式减持、一股不留,其意不言自明。于是消息一出,6月26日中信建投直接一字跌停。而且早在今年3月,华泰证券(601688)即在研报中指出,中信建投的估值远高于同梯队券商及国际投行,存在下行风险,遂下调至“卖出”评级。
众所周知,A股市场具有较强的散户属性,追涨杀跌是一种常态。过去数十年来,已出现散户“一赢二平七亏损”的铁律。也正是这个属性,让A股一度庄家、游资横行,目的就是“割韭菜”。像中信证券这样的长线机构投资者,则在看到所持股票严重高估时试图减持获利了结。
中信建投还会有几个跌停不得而知,但之前高位进入博傻的投资者,在中信证券减持消息出来后,注定要亏损立场。其实,类似追高被深套的现象在A股屡见不鲜:2014年上下,互联网企业在A股曾受追捧,全通教育(300359)、暴风科技(300431)、乐视网(300104)等个股,没任何业绩支撑、仅靠讲故事便引来资金疯狂进入。如今回头看,这些公司的股价已跌至不足当年高点的10%,部分还面临退市风险。彼时,虽有不少媒体、业内人士不断质疑这些高价股,但投资者置若罔闻,都以为自己不会是最后的接盘者。
很明显,上述现象出现主要反映了A股投资者的不理性;同时,散户特征亦为A股诸多乱象的重要原因。欲改善这种现象,除了进行充分的投资者风险教育,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也十分重要。
比如,完善退市制度让上市公司有进有退。曾经,炒作有重组概念的垃圾股是A股常态,甚至诞生了专门埋伏ST股的“牛散”;不过今年加大退市力度后,ST股纷纷大跌,退市海润最低跌至0.12元,让一些投机者血本无归。若能继续严格执行退市规则,相信炒作垃圾股现象将从A股绝迹。
做空机制缺失,是A股肆意炒作的重要原因。目前虽有股指期货、融券等做空渠道,但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投资者来说,绝大多数时候只能单边“做多”;尤其是针对个股,几乎找不到融券券源,一般散户亦难在股指期货做空。而完善做空机制,既能减少市场泡沫,也有利于价格发现。如中信建投及之前的暴风科技,当股价处于非理性高位时,可通过做空来抑制过度炒作。
应该说,中信建投遭中信证券“用脚投票”,让部分投资者亏损得措手不及;但对整个A股市场而言,这是一次很好的风险教育:一旦股票价格严重偏离价值,心存任何侥幸的结局就是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