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70期 本期2593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7-31

创新工作举措 夯实理论基础

——省社会主义学院“123456”推进科研工作纪实

□左秀微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社会主义学院牢牢把握“科研是基础”这一关键,采取“123456”工作措施,推进科研工作出成效,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夯实理论基础。

  明确一个方向:坚定“科研工作基础性作用,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深化对统一战线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这一科研方向。

  组建两支队伍:领导小组。组建科研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明确科研工作分管领导,具体牵头抓。明确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抓。遴选业务精能力强作风硬人员到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深入实际抓。

  学术委员会。成立科研工作学术委员会,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省内科研院所、高校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为成员。学术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科研处,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汇聚三方力量:自身出力。举全院之力搞科研,筑牢“科研是基础”的堡垒,为“教学是中心”打牢基础。全院大力营造“人人都是科研手,个个都是科研人”的氛围,构建“全员出动,全院参与”的科研体系,形成“领导带头搞科研,处长牵头抓科研,员工主动做科研”的良好局面,自身全面出力。

  合作使力。与有关科研机构、高校等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为抓手,以做强各自院内科研课题为主攻方向,采取“强强联手、共同研究”的方式,完成科研项目。强化交流合作,携手共同研究,实现互惠共赢,助推科研进步,提高双方影响。

  巧借外力。树立“巧用外力,享用成果,助推发展”的科研意识,通过公开招标竞标,采取“看资料、听汇报、实走访、暗调查”的方式,择优选用外界实力强个人或团体作为中标对象,承担课题研究。

  抓住四个重点:做优做精学报。以《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为平台,从“版式设计、栏目设置、内容审核、校对印刷”等方面下功夫。版面设计从“封面”到“封底”,精心设置,巧妙安排。特别“封面”和“封底”,是这本刊物的“门面”和“后花园”,做到既展示自身特色亮点,又不失高端大气。栏目设置以统一战线各领域为主,分为“习近平新时代新思想、乡村振兴、脱贫攻坚” 以及“民主党派、非公经济、港澳台侨、民族宗教、新社会阶层”等板块,全方位围绕统一战线各领域新情况新问题和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等进行研究。内容审核按照“编辑初审、处长重审、分管领导再审、聘请专家把关”的程序,确保文章内容积极向上、逻辑结构清晰、语言表达准确、观点新颖鲜明。校对印刷做到“印前校对”和“清样校对”两不误双促进,为刊物出炉把好最后一关,确保刊物“华丽”问世。

  做强院内课题。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及统一战线新问题新情况,开好一个科研课题研究会,拟出一批重点科研课题,制定一个科研工作方案,发布一条科研课题申报信息,搞好一切科研课题后续服务工作,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完成院内科研课题。

  做响院外课题。瞄准国家级、省级及其他权威机构科研课题,采取“集中申报+自由申请”的方式,积极申报院外科研课题,认真做好科研课题统计备案工作,跟踪督促相关科研人员保质保量做好科研项目,确保科研课题研究有质量,成果推进工作有作用、促进社会发展有成效,提升社院形象。

  做细科研服务。从科研课题主要方向构思、课题研讨、方案制作、信息发布,到课题申报咨询、收集汇总、初审立项,再到课题研究过程跟踪了解、督促进度,最后到课题组织评审、结题、汇编等,每一个环节的后勤服务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专人负责、有始有终、善始善终”,服务质量做到“精致、细致、极致、无微不至”,为科研工作筑牢后勤保障。

  课题把好五关:招标关。把准招标课题方向,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及统一战线新情况新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学院工作发展”为遵循,确保课题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

  初审关。以“三看一查”为尺度,一看选题方向是否合适;二看课题架构是否紧凑;三看课题研究是否有用;一查课题主持是否有底。通过“三看一查”严密审核,把好初审关。

  立项关。以初审成果为基础,拟写科研课题审查立项请示,报送党组会议研究确定,制定发布院级科研课题立项通知,并电话告知相关课题主持人,要求及时组织实施,做到立项规范。

  评审关。评审工作以“严谨、规范、科学、合理”为准则,采取“科研部门牵头、提交评审申请、学术小组组织”的方式,做好评审工作。评审过程以尊重知识、尊重事实、尊重人才、尊重纪律为底线,杜绝徇私舞弊、优亲厚友,评审结果要在网络发布,接受社会监督,真正把好成果选出来。

  结题关。评审结果公示结束后,通过“撰写结题报告、报送党组研究、发布结题公告、组织表彰鼓励、及时宣传报道、资料收集归档”的方式,做好结题工作,确保科研工作有始有终。

  做好六个保障:完善科研制度。《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颁布实施后,院党组结合相关要求,及时组织修订完善科研制度。主要修订了《贵州社院科研工作管理实施办法》《贵州社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贵州社院科研经费实施细则》,为科研工作出彩夯实制度保障。

  规范评审流程。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要求,严格按照“准备评定材料(包括合同、任务书、开题报告、论证报告、工作总结、研究报告、测试报告、用户报告、论文、技术标准、查新报告)、填写鉴定申请、报送部门审核、邀请专家评审、确定评审时间、印发会议通知、拟定会议议程、草拟评审意见、填写鉴定证书、填写成果表册、收集整理归档”的形式组织评审,进一步规范评审流程。

  健全评审制度。按照《国家科研计划课题评估评审暂行办法》,建立《贵州社院科研工作评估评审工作制度》,明确评估评审要求,规范评审工作。

  建立合作机制。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相关单位商讨,双方建立合作机制,促进科研合作真正发挥作用,助推科研工作效益最大化。

  强化图书建设。明确图书管理员及工作职责;完善图书管理制度,规范图书借阅归还流程,制定图书购置规定等。推进图书建设工作规范化、常态化,为科研工作建好资料库。

  加强学报管理。充实《学报》办刊力量,完善《学报》编审制度,健全征稿、审稿、保密、编辑人员职责、稿酬、档案等各项制度,推进《学报》工作规范化管理,促进《学报》工作上台阶。

  近年来,该院科研工作成效斐然,效果凸显。完成院级科研课题200余个,喜获科研成果200余项。完成教材编写3部,其中《贵州二百历史名人传》上下卷(1368—1949)、《贵州统一战线人物志》是2017年贵州省级重点图书,并获2017年贵州省出版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完成院外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省级课题8项,获省级领导签批认可2项。与省社科院等4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科研合作。每年完成《学报》4期,根据毕节试验区成立3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实际,出增刊3期。不断购置科研图书1万余册,做强科研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