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2期 本期2587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7-19

黄益平:中国金融科技要小心被“弯道超车”

  日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在腾讯夏季达沃斯主题夜话上说,中国金融科技若想继续保持领先,必须在监管政策方面平衡创新与风险的关系。他提醒,中国金融科技很可能被其他竞争者“弯道超车”。

  此次活动主题为“融合·迭新——数字驱动下的金融与消费”。黄益平认为,金融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创新、效率、稳定、竞争4个方面,而中国金融监管架构急需更新,应“走在前面、拥抱技术”,理由是过于严苛的金融监管可能导致行业落后。

  创新方面,金融科技应能支持经济创新。黄益平发问:金融科技“如何为缺乏数据与资产的创新企业服务”?他认为,“只有支持创新,国家实力才能变得越来越强大”。

  效率方面,金融科技应能提升金融效率。“金融效率的意思就是效率越来越高,但是动员相对便宜、大规模资金的能力越来越大,这是推进产业革命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黄益平说。

  稳定方面,尽管金融科技“效率很高、普惠性很强”,但“如果风险控制不住,结局不会很愉快”。因此,黄益平建议金融从业者、监管部门均应考虑“如何实时监测金融运行、控制金融风险”。

  竞争方面,金融科技应有助于主导国际体系。怎样赢得未来国际支付与国际货币之争?黄益平认为,“什么货币会主导未来的储备货币?有可能是美元,也可能是新的加密货币。”

  他表示,中国曾骄傲地说已在金融科技方面、尤其是在移动支付方面弯道超车,但海外有很多新技术“有可能在很多领域一步就迈到我们前面去了”。黄益平据此建议,监管层应以更大力量支持金融科技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通信技术等,并关注大数据整合及运用,在大数据效率与保护隐私之间取得平衡。

(江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