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2期 本期2587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7-19

移动支付助力缩小中西金融服务差距

□盘和林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及其研究团队,通过追踪支付宝2011年至2018年的数据变化发现,移动支付正打破传统的“黑河-腾冲分割线”,东西部金融服务可得性的差距已缩小15%。其中,省(市)之间的差异缩小变化更大:2011年,移动支付覆盖最高地区(上海)、最低地区(青海)之间的差距达50.4倍;2018年,覆盖最高地区为北京、最低地区为西藏,两地之间的差距已降至1.42倍。这意味着从2011年到2018年,移动支付覆盖率地区间差异极值缩小了近50倍。

  所谓“黑河-腾冲分割线”,又称“胡焕庸线”。即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引入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及方法,从人地关系角度研究我国人口、农业问题,提出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以瑷珲-腾冲一线为界,划分为东南、西北两大基本差异区。

  黄益平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即这条“繁荣与落后的分界线”差异逐渐缩小,得益于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移动支付等金融科技或能弥补传统金融不足、增强金融普惠性,从而让金融服务摆脱地理位置限制,成为改善东西部差距的重要手段。

  根据经济学中的功能金融理论,金融能促进经济资源跨时间、跨空间优化配置。具体而言,金融是储蓄动员与分配资源的核心,通过吸收储蓄、释放贷款调节货币流通,实现资金优化配置;金融改变传统商品、服务的清算结算方式,脱离了实体商品限制,使交易变得更快捷;金融还能帮助风险分散,通过划分风险等级、期限,实现纵向、横向分散风险,促进市场稳定。

  不过,传统金融服务仍受地区因素影响,因而会产生以“胡焕庸线”分割的区域分布特征。传统金融服务以金融机构为核心,这就意味着银行网点、证券中心的建设情况决定了当地金融发展水平,也制约着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欠发达地区受客观条件限制,该类基础设施往往较为落后,因而加剧了地区之间的落差。

  黄益平的研究表明,如今东西部差距缩小的功劳应归于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正是它,让这条横亘在地区之间的分割线日渐模糊。这也启示我们,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可促进金融服务普及、增强金融普惠性,从而帮助金融业发展摆脱了地理因素限制。

  移动支付所需工具对个人来说仅一部手机即可,核心数据处理中心则可建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这样就能摆脱贫困地区的客观因素限制;同时,移动支付让传统网点单一化分布转变为散点状分布,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渗透程度。而且,国家网络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也为移动支付提供了良好客观条件。

  此外,移动支付的简洁操作,缩短了贫困、低知识水平人口与先进科技的距离。传统金融服务需填写大量文件、单据,给这些人群带来了不小麻烦。移动支付的操作则较为简单、更人性化,手机语音、人工智能亦可降低操作的困难度。

  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审批流程较长、资金门槛要求较高,对小微企业来说融资成本较高,这也加剧了东西部两侧的经济差异。移动支付快速发展,助推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开展多样化的资产证券化服务,拉近资金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从而拓宽了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可以说,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金融科技让金融变得更普惠,能帮助金融服务更好地贴近民生、服务社会,充分发挥金融的资源调配作用,从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科技发展。随着移动支付等金融科技逐渐成熟,或许有朝一日“胡焕庸线”终将退出历史舞台,这对改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无疑极具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