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586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7-18

关于毕节试验区加快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思考建议

□民建省委理论研究委员会

  2015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简称“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中进一步对“新发展理念”进行深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是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二是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三是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四是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五是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改革成果,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2018年,在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笔者就此谈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一些思考建议。

  一、加大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宣传力度

  毕节试验区加快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在宣传方面一定加大宣传力度,具体做到:明确宣传工作部门任务及职责。加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宣传工作部门建设,明确宣传工作部门工作任务,强化宣传工作部门工作职责,制定宣传工作部门宣传制度,落实宣传领导责任和部门责任,有利于强化宣传工作,有利于宣传工作开展。专人负责。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宣传工作应该由专人负责,强化个人责任,明确个人工作责任,使得有事有人做,避免人浮于事。保障宣传资金。保障宣传资金是宣传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性条件。将宣传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才能有效保障宣传资金到位。第四,宣传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示范作用、目标任务,采取各种宣传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政策措施,比如在线上线下投放广告、关键高速路段和公路段旁投入广告、以及城市社区、单位等开展各种主题形式的宣传活动等,做到人人知晓,鼓舞士气,人人投入到建设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之中。

  二、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推进毕节市协调发展

  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主要做到:一是健全完善统一战线定点帮扶体制机制。统一战线定点帮扶体制机制是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内在动力,对着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这要求做到:(1)将这体制机制融入到毕节市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之中,形成政府治理体制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2)推进统一战线定点帮扶体制机制的运行,保障统一战线定点帮扶体制机制高效运行。二是健全完善以脱贫为目标的扶贫工作机制。这扶贫工作机制,主要包括:(1)统一领导下的扶贫推工作机制。由政府牵头,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群众等协调而形成合力,形成工作机制。“协调政府、企业、群众等各方力量,形成大扶贫合力扶贫开发办公室要统一履行职责,各种扶贫工作要在扶贫开发办公室统一领导下,形成合力。扶贫开发办公室要对每一个要上马的项目进行实地调查和风险分析,使项目获得经济效益,实现贫困群众可持续发展。”(2)合理设置评价机制。设置合理评价机制,是激励帮扶干部评价的机制。评价一个帮扶干部的业绩,而是用对该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有促进作用来衡量。(3)加快落实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这主要做到:第一,组织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牵头抓总职责,强化工作指导,加强干部督促检查,抓好各方面任务的组织协调。第二,有关部门要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为解决驻村干部后顾之忧,为他们排忧解难。第三,要加快推动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文件精神的落实,强化对贫困地区干部队伍的激励保障,尤其是在工资待遇和政治待遇方面的激励保障,提高贫困地区基层一线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提升贫困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三是加强农业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有利于推进毕节市协调发展。推进毕节市协调发展,具体做到:一是产业间协调发展;二是城乡协调发展,包括经济、公共服务等协调发展;三是区域间协调发展,指毕节市内各县(区)和毕节市与其他地区协调发展。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

  第一,贯彻新发展理论,坚持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协调支持大方县进一步加大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培育环保型、生态效益型的产业,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

  第二,推动绿色生产,推进绿色发展。这主要做到:一是狠抓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众所周知,“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发展自毕节试验区成立之初,就将生态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抓手,按照以经济建设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建设的基本思路,着实取得了巨大成绩,比如近30年来大力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一系列的重大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二是转变生产方式,推进绿色生产。通过企业转型升级和外引进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使生产方式向“低碳”和“绿色”生产方式转变,实现零污染排放,推动绿色发展。

  四、保障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的投入,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

  保障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的投入,主要做到:一是保障资金的投入,主要是保障扶贫资金的投入。二是保障技术的投入,主要是保障扶贫技术的投入。三是保障人才资源的投入,是指保障扶贫的人才资源投入。只有做到这三保障,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才会获得更好发展。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主要做到:一是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规划;二是制定和落实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措施;三是保障人力资源开发资金的投入;四是构建多层次且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人力资源体系。

  五、加强基础设施服务建设,共享改革成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度贫困村基础薄弱、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产业发展滞后、历史欠账多,与其他非深度贫困村不平衡、不充分的差距明显,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抓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环境,切实把短板补起来,扭转被动局面,增强脱贫后劲。比如,可集中力量帮助深度贫困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特别是解决一些边远村组通路、通水、通电问题,对通不了路的村寨,要充分利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等,动员贫困群众都搬出来。” 四是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建设。强化贫困群众社会保障,主要可通过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全覆盖来确保贫困群众社会保障水平提高。

  总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城乡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共享均等公共服务,共享毕节市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共享改革成果,主要共享城乡经济发展成果,共享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成果。这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执笔:江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