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成长的“收”与“放”
□李汉华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年轻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这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树立了行为准则、正心修身指明了努力方向。年轻干部成长、成熟、成才,需要自身矢志奋斗,敢于在火热的实践中收起“年轻标签”,放大情怀立志、放大境界学习、放大格局做人、放大担当干事,不断增强斗争勇气、积累斗争经验、提高斗争本领,更好地满足发展之需、担起时代之责。
在斗争历练中收起心浮气躁、放大情怀立志。古往今来,“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年轻干部要志存高远,对人生有规划,对工作有要求,对能力有期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当下,一些年轻干部“不缺情感缺情怀”“事业心”过重,处处盘算一己之私,时时盯着自己的蝇头小利,干一点事就想着“回报”,感觉单位“庙小”、岗位“屈才”,干工作心浮气躁,变得患得患失、牢骚满腹,结果错失成长成才“黄金期”,导致青春年华黯然失色。作为新时代改革和发展主力军的年轻干部,要时刻保持坚实持久的家国情怀,立足国情、党情、民情立大志、立远志、立恒志,把个人志向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自觉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把报效祖国作为最大的追求,把服务人民作为最大的责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德、同向、同梦,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不能有高人一等、优人一级的优越感,不能有急功近利、贪功求名的浮躁感,正确处理事业和名利、奉献和回报之间的关系,立足一线岗位“墩苗”历练,真正墩出经验、墩出能力、墩出心态,不断提高驾驭和处理复杂局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对人民赤诚。
在能力锻造中收起浅尝辄止、放大境界学习。组织评价一个干部是不是有能力,一方面看是否有“一技之长”,看专业能力如何,有没有过硬本领;另一方面看能不能“博采众长”,看“内功修为”,综合能力如何。要提升能力,离不开一番刻苦学习,让学习能力跟上事业发展之需。尤其在这个知识爆炸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目不暇接,对年轻干部的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现实中,一些年轻干部忙于工作没空学、浅尝辄止不深学、心存畏难不愿学、自我满足懒得学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不仅有损于学习能力提高,造成思路闭塞、本领落伍、工作落后,而且更贻误事业发展。目前,我们紧缺城市规划、财政金融、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方面人才,经常是“拿着帽子找不到人”,原因就是我们干部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跟不上时代发展之需,能力不足,不能较好胜任岗位之责。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实践和上手能力,是岗位之需、发展之需、时代之需。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学习观,始终保持“空杯心态”,常怀“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常有“能力危机”的忧患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做到勤学、善学、乐学、博学,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的要求,对标时代发展需求,放大思维境界抓学习,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全面增强8个方面的本领,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在人生成长中收起自满自负、放大格局做人。高境界、大格局、真本领既是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也是新时代对年轻干部的内在要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专业化、高素养的优秀年轻干部接续努力。年轻干部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思路活、想法多、出手快,善于学习新鲜事物。但往往缺乏实践历练,工作经验不够丰富,看问题不够全面系统,局限于“自我”和“小圈子”,常常自我感觉良好,其实是“画地为牢”,缩小了自己的眼界。年轻干部要善于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在大局中找准定位,因势而谋、应势而动。要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事业与单位事业、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思考、谋划和部署,既对整体有精准分析,又对各个部分有综合把握,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要正确把握时下与长远关系,把工作岗位和个人成长联系起来,善于在岗位上养定力、展能力、添活力、强魄力、练毅力、抗压力,不断修炼内功,博采众长。要把崇德修身放在为政第一位,涵养政治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不断提升人格魅力,做到品德润身、光明磊落、正气充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做官、做事和做人的关系,把官看淡、把事干精、把人做大,既有“诗和远方”的追求,又有“兼济天下”的胸怀;既登高望远、又常怀敬畏,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群众信任、组织认可,放飞梦想、书写华章。
在基层实践中收起畏首畏尾、放大担当干事。“好干部除了要加强学习,还要加强实践。”知识和经验犹如雄鹰之双翼,只有经风雨、见世面、羽翼丰,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在基层一线岗位,一些年轻干部“不缺学历缺阅历”,凡事“随大流”,抱着“不干就不会出错”的心态,听“指挥”行动,按“老模式”行事,过万事不争的“佛系”人生,遇事不能独当一面,难堪大用。大事难事看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主动担当作为,才能绽放更美好的青春之花。畏首畏尾、唯唯诺诺、缩手缩脚不应成为年轻人的个性,更不是党组织所希望看到的。年轻人应当朝气蓬勃、英姿勃发,充满一种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力量,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充满活力,敢于干大事、破难事、做新事。对年轻干部而言,火热的基层实践一线,是增长见识、了解民情的大课堂,是磨砺才干、积累经验的练兵场,也是锤炼意志、砥砺作风的磨刀石。要敢于投身基层,深入群众,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质、强化作风、积累经验,学真知、悟真谛、长本领。要认真研究解决复杂问题的方式方法,善于把敢闯敢干敢试与科学实干担当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应对艰苦复杂环境的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领,做到既敢想又敢干还会干。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顺应新时代、引领新变化,敢于攻坚啃硬,敢于突破固定思维模式,用新眼光看问题,用新角度想问题,用新思路解决问题,立足本职岗位干出一番事业、闯出一番天地,实现人生价值。
(作者系铜仁市碧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