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贵州中药材重点单品提速产业化
本报讯(记者 田锦凡)日前,《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单品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通过专家评审。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郭巧生、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叶祖光等15位全国知名专家参加评审,并为贵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积极建言。
今年4月,《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明确提出中药材产业“一年有突破、两年上台阶”。预计到今年底,全省将新增中药材(不含石斛、刺梨)60万亩,实现总面积600万亩、总产量150万吨;到2020年底,全面推动15个重点品种发展,新增中药材55万亩,实现总面积655万亩、总产量180万吨,贵州将建成全国道地中药材的重要产区。
根据《行动方案》,今年全省将重点加快天麻、太子参、钩藤、半夏、黄精、薏苡仁、白及7个中药材重点单品的产业化步伐。
评审会上,专家认为7个重点单品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科学、合理、有效,将有效推动产业持续发展。针对7个重点单品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专家们集思广益并形成共识:要围绕良种提升行动,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示范基地;实施质量、产量与环境、精细耕作技术相关性研究及采收加工等科技攻关行动;推广绿色防控、强化质量追溯等质量安全保障行动,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动产销对接,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