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我的入党志愿书
□邹书强
1986年5月31日,由桂林陆军学校五队党支部讨论通过,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我入党33周年的今天,重温了我的入党志愿书。这是一份非常普通的志愿书,但却书写认真,没有一个草字、没有一点涂改的痕迹,尤其是签名显得非常郑重,一笔一画,一丝不苟,庄重严肃,表现出对党的庄严承诺和赤胆忠心。志愿书中有句话,深深印入我的脑海,记忆非常深刻,那就是“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这句话,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无论是在边防还是在内地,我一刻也未曾忘。
“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就是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严格用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远不做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永不叛党。
1983年,我还在贵州省军区机关担任战士、班长的时候,就是党组织培养的党员发展对象,但我通过学习党的基础知识,感觉自己离一个党员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所以没有提出入党申请。在1984年8月底离开贵州省军区机关到广西桂林陆军学校上学的时候,为我开共青团组织关系介绍信的董群旺参谋又提醒说:“你还没有入党呢,到学校以后,要注意表现,积极申请入党。”
我记住了董参谋的话。到桂林陆军学校报到以后,把入党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一如既往学习党的知识,用党员标准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当学习、训练中,特别是翻越障碍、长途拉练、武装泅渡等高强度训练,遇到困难时,一想到要积极申请入党,就有一股勇往直前的动力,去战胜困难。就这样,我顺利通过了30多个军政课目的考核,并取得了优良的成绩。1986年初,我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1986年5月31日下午,在桂林陆军学校五队二楼会议室,队党支部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讨论我和李云、漆良成等几位学员的入党志愿书,当主持人秦大臻同志宣布接收我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时,我感到了一种激动、一种光荣、一种身份、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当即表态,想说的很多,结果说出来的,仍然是自己一定要“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希望党组织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我。
我的入党介绍人叫何军,广西贵县人,我所在二区队五班的班长。从我向队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天起,到填写入党表,他都详细讲解、认真指导,并指出了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日常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工作上应该把握的事项。
我的另一位入党介绍人叫阳玉清,湖南桂阳人,是作为广州军区1984年大比武的尖子选拔入桂林陆军学校的。在支部党员大会讨论我入党的时候,他向大家介绍,说我学习认真、训练刻苦、遵规守纪、团结同志、坚持原则、作风严谨。总之,说我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他后来转业在广西桂林市市容局。前不久,他来贵阳,告诉我说,自己从事的工作都是同群众打交道,群众摆摊设点、卫生安全、经营纠纷之类的事情都要管,自己虽然是军人出身,但在工作中,总是耐心听取群众意见,注意沟通协调,和群众关系处得十分密切,工作开展也很顺畅。听了他的话,我很有同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用心为人民群众服务,“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无处不在。
怎样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许多共产党员无私奉献,他们的英雄模范事迹彪炳千秋,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习近平总书记说:“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要体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强调:“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我常常以周文雍陈铁军、甘祖昌、黄大发等英雄模范的精神来对照自己。“当代愚公”黄大发,矢志不渝,克服重重困难,带领村民历经36年修建一条跨越三座大山,穿过三道悬崖绝壁,长9400米人称“天渠”的水渠,为的是让村里喝上自来水,让群众吃上大米饭。当汩汩清泉奔腾而来的时候,时年60岁的黄大发跪在水渠里嚎啕大哭:“来了,来了,真的来了”。幸福不忘共产党,黄大发在自己80岁那年一个秋天的下午,来到贵阳市冠洲桥头,注视着省委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和“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毕恭毕敬敬了三个礼,足足十分钟一言不发。陪同的人问他是不是到贵阳的商场、景点看一看,他摇摇头:“我呀,一辈子没来过省城,就想看看党组织是什么样。党组织信任我,现在,村里水通了、电通了,群众过上好日子了,我知足了。”有人对黄大发说,大伙都称赞您呢,您现在出名了,是名人了。黄大发一本正经地说:“啥名人喽,我不就是带领村民修了一条水渠吗,入党的时候不就说好了要为群众服务吗。”如今,大家亲切地称呼这条水渠叫“大发渠”。黄大发的言行和作为,就是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无限情怀,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楷模”,就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的写照。
33年来,我坚持实践着“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的自我要求。得知麻江县隆昌村井边组小学生王才莲父母外出打工,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困难较多,我帮她送去生活费、学习用品和参考资料;一次,带工作组到重庆出差,看到一名歹徒正持刀追砍一名群众,我迅速组织力量抓获凶手,将伤者送到医院抢救;2005年5月初,贵阳市修文县六桶乡海马河段发生沉船事故,我组织救援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探测确定沉船位置,实施打捞作业,连续奋战三天三夜。还曾经在危险关头抢救过战友的生命。
1989年上半年,我担任师新兵训练团三营一连连长,6月23日,组织连队在云南省蒙自县官家山训练场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时,新战士吴松不慎将拉了引线的手榴弹掉在了自己身旁,眼看手榴弹就要爆炸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的念头闪过,党考验我牺牲精神的时候到了,我奋不顾身扑上去,快速将吴松抱入掩体,扑在他身上,避免了一场重大伤亡事故。事后,部队政治机关的金志达、程时益两位同志到连队采访了我和吴松本人,吴松的话还原了整个过程:“6月23日,阴雨绵绵的,我们到蒙自县官家山训练场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刚进入训练场,我就一直在想,这手榴弹的威力可不小呵。轮到我时,心更是蹦蹦直跳,走到投掷地点,连长邹书强从弹箱里取出一枚手榴弹,拉出拉火环后交给我,并帮助我将拉火环套在右手小指上,问我准备好了没有,我说准备好了,连长说‘投’。我用力挥动右手臂,不知怎么手榴弹一下就掉在了我右前方约一米处。看着‘哧、哧、哧’冒着白烟的手榴弹,我想跑,可是两条腿像是灌了铅一样,动弹不了,心想,这回死定了。这时,连长一把将我抱起,跨入我们左侧掩体内,并用身体掩护在我身上。我们刚卧倒下去,就听到‘轰’的一声巨响,顿时,尘土飞扬,弹片和着泥沙,从我们身上呼啸而过。我安然无恙,但却看到连长的手上有了血迹。”当时,我虽然右手指受了伤,但我认为:“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是只顾自己脱险呢,还是首先抢救战友,是对一个共产党员党性的考验,是对自己‘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的考验。自己既然是一名共产党员,最危险的时刻,正是党组织考验自己的时刻。”
入党33年,认真对照共产党员标准,尽管我是认真的,但我还是清楚自己仍有许多不足,还要继续强化党性锻炼,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恩奋进,努力坚持“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