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的筑与竹(下)
□黄成栋
(续接上期)竹高大、生长迅速。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成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有“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为此,刘韫良也给贵阳冠“筑壤”、“筑疆” “金竹”“竹国”“竹郡”等美誉,“筑城”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
至公堂
凤彩耀蓂阶,念我朝二百年间,朴棫开基,经术特尊虎观;
鸿才征竹壤,愿吾黔七千里外,草茅向化,文明丕振龙冈。
(龙冈书院为王阳明先生讲学处。)
东山寺楼
胜览竹疆,喜八百里云山,操纵居然在手;
情牵枌社,看十万家烟火,忧愁总是关心。
龙华洞
仙翁向金竹飞来,讶龙髯攀堕云中,竟矫东西双绕;
宝莲化我佛由去,拟鹦翼翔皈池畔,尚依早晚三餐。
(洞门有石龙二,分列左右,鳞角皆具,蜿蜒如生。两亭乱石如云,绕护龙身。石龙口内各吐清泉一道,汇洞外而成大池,中有石莲逾丈,宛若佛座焉。)
镇洋江
源随五溪深,竹国影涵波尽翠;
地邻三楚近,芷江派衍水皆香。
(五溪汇流入楚界,而为芷江。)
两广会馆
爱苴城秀结榕城,水束双弓弯抱月;
讶竹郡高凌桂郡,山驱万笏挺朝云。
贵阳是贵山舞阳的缩写。这里似朵葵花、像个盆地,气候温润,适宜竹子生长。城乡房屋,大多掩映在竹林下,十分幽雅。清末民初中原战乱,很多移民来筑居住。他们带来了新竹种与工艺,也带来了竹文化。竹子高尚的精神风貌和特殊的审美价值,不但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而且也成为艺术家推崇的楷模。写竹子艺术在刘韫良传统楹联艺术中具有相当的地位,竹已形成专门的绘画题材。真是联中有画,画中有联。如:
竹叶井
酒疑名士携樽饮;妆许佳人倚袖窥。
竹筒井
泉本能廉因有节;源真不愧岂无根。
刘韫良的笔下,黔山秀水一派竹国风光。正如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看图云关:龙势竞南奔,讶千峰近卫雄关,都排成春笋满林,云中秀插;花竹山:竹披云底紫,觉南海灵岩委宛,千竿竹里现千身;金鳌山:足断地能撑,问何年仙侣驱来,高凌古竹;翠微阁下层:“七分修竹三分柳”、 客厅:“楼曲人宜倚竹听”;赏雨轩:竹径宜邀高士访; 两廊:“月移花覆盏,风曳竹敲琴”。
刘韫良写竹子拟人形象化了,充满生机与活力,不仅美化环境,还散发出默默的温情。
竹联里还融入了典故,如《莫有芝故宅小圃》:“竹泪邀鹃洒;梅魂倩鹤招”的“竹泪”,隐含了“斑竹一枝千滴泪”的故事:尧王两个女儿娥皇、女英的丈夫舜王不幸病死,接到噩耗,她们哭出来血泪珠,染得竹子斑斑点点,成为斑竹,后来,姐妹二人投水而死。
花竹书院
花因触景样翻新,漾成水面文章,都堪会友;
竹为灵虚姿挺秀,标出霜中节概,原可称师。
清道光十二年(1832)知县王存成,建于城南先农坛前。知县王斅成建祠祀王守仁,境有花竹山,名“花竹”。
文昌阁客厅
百雉花攒云暗绕;孤蟾竹倚月先来。
君子亭
扑座暗香飘,恰映日争妍,人比莲花姿秀丽;
披襟宜翠袭,每临风取韵,侬偕修竹品萧疏。
(亭与莲沼、竹坞相近,故名。) 君于亭:筑城东门,清嘉庆十九年(1814)建。
莫有芝故宅小圃
竹泪邀鹃洒;梅魂倩鹤招。
赏雨轩
春买玉壶幽,看苔边鹤影飘飘,竹径宜邀高士访;
宵谈银烛艳,听花外鹃声哽哽,蕉窗还待故人来。
(此轩今毁。乙未春,李君夜饯相臣适楚,韩君锡三适蓟。)
两 廊
月移花覆盏;风曳竹敲琴。
九庄南北二门
灵钟旧甸推桑梓;秀毓前材揽竹花。
金竹村
郁郁地灵钟,幅员跨一十三郡之遥,居然首善;
巍巍天险设,兵燹历五百余年而后,其奈踪迷。
(为土司金氏旧署。) 金竹村:在长顺县广顺。十三郡:清代贵州分设贵阳、安顺、兴义、大定、遵义、铜仁、镇远、思南、黎平、石阡、都匀11府和普安、平越2直隶厅(州)。
云鹤洞 客院
竹倩云糊青有缝;苔拼烟裹翠无稜。
客 堂
前后两山连,山上云霞山下水;
高低双寺接,寺旁松竹寺中花。
观音殿
灵山摄贮心中,佛从紫竹林端现;
仙景搜归眼底,人向青莲瓣里行。
锦屏山客堂
棋摊竹外星垂槛;琴戛花中瀑挂檐。
牙溪草亭
白鹭偶随花片至;彩蟾忽送竹阴来;
云摇花影风摇竹;鹤引笛声凤引箫。
花竹山 客堂
帘讶珠垂花带露;階疑玉堕竹捎云。
昙云寺
尘浣胸中,绿竹高低千径绕;
云飞足底,青莲远近万峰朝。
(寺外修竹,一碧无际。)
镜台山
忆佳人空谷幽居,剧怜倚竹凝妆,螺髻飘香簪茉莉;
讶隐士名山高卧,俄喜探花及第,乌纱增艳映芙蓉。
来仙阁
旧约我寻来,恰樽中竹叶青浮,三醉何妨邀吕祖;
前生卿记取,倏帘外桃花红放,双栖也合盻刘郎。
南岳山道院
月映竹成屏上画;风摇松作磴边琴。
斗姥阁客厅
一水抱城来,百雉近从花外拥;
千峰排槛出,双蛾远向竹间窥。
基亭客厅
竹下倒金樽,手惯蟾招,对影笑拚红友醉;
花间悬玉镜,眉刚蛾画,倚妆偷看素蛾娇。
张 仙
弓挟竹枝轻,月下鹃啼思锦里;
图悬花蕊艳,云端麟堕慰金闺。
准提庵客堂
幢影攒花云影绘;琴声穿竹雨声敲。
檀香寺客堂
拈花恰好频参佛;看竹何须更问僧。
中国传统的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笛、芦笙、箫等)基本上是用竹制造的。贵阳就有以“丝竹”为音乐的名称,有“丝不如竹”之说。竹是贵州文化中不可替代的物质载体。如:
贯珠桥
神女江干应解珮;美人月下宛吹箫。
北 门
笙歌十里市中市;冠盖千家城外城。
镇远桥
赤石访仙纵,春光从画里披来,最难忘花外莺声,柳边鱼影;绿波添客泪,秋恨向笛中谱岀,怎禁得风前骊唱,月下鹃啼。
基 亭
洒泪侬曾抛麦饭;招魂谁更倚芦笙。
女冠丹室
笙奏飞琼蟾喜听;箫吹弄玉凤羞骑。
客 院
翠竹影遮门,每烟霞半亩横拖,曲通鹤径;
白蘋香绕塌,恰云水一湾斜抱,近揽鳌矶。
花 厅
琴眠竹影蟾辉静;酒噏花香蝶意忙。
又
霓咏袅双声,每帘前红颤花枝,学得永新歌最艳;
霞觞拼一醉,浮恰登下青竹叶,洒将罗甸酒皆香。
酒戏楼
凤竹袅新腔,侧听楼中,箫谱仙传夸郑氏;
莺花萦旧梦,重看襟上,酒痕香洒认抗州。
抗日战争时,下江人蜂拥入筑,竹类利用日益广泛。我童年学写有关竹部的文字竟有200多个,如笔籍、簿、简、篇等等。这些竹部文字和成语涉及社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方面反映了竹子日益为人类所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反映了竹子在贵筑几百年的历史上在工农业生产、文化艺术、日常生活等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大师对竹馆、竹杖、笙,雀笼、油纸伞、竹席、笔干、水烟袋等,都植入了诗一般的意境,以充分展现竹子形态特征和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其内涵潜移默化,成为贵阳人的品格、禀赋和精神象征。品味刘韫良的竹联,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
黔明寺客厅
竹馆客常留,爱万家云树层层,供他一览;
桃源仙竟杳,欢满径烟林黯黯,误我重来。
(寺基有洞,俗子修造而填之,可惜殊甚。)
相宝山客堂
松下谈经猿棒杖;
花间拂席鹤衔杯。
笙 店
蟾宫桂岂能攀?空云佳士翩翩,那得鹿鸣再宴;
牛渡萍犹可採,常愿嘉宾济济,还将燕乐重赓。
某绅斗雀笼
参与饵喂得留心,试问他仰屋双亲,也可一般孝敬;
银暨钱赢得到手,却惹彼当场几辈,偏能百倍夸扬。
19 伞 店
炎凉总是因人,白日不嫌头可压;
开阖居然由我,青天却喜手能遮。
重赓竹席店
五夜雨云忙,颠倒萝宜佳偶共;
三秋风雪紧,炎凉态竞阿侬施。
笔 店
古今托做一盘,叹以后纷纷乱乱,无非争帝争王,闹翻他草寇鸮巢,把真形细细揣来,总凭你毛锥三寸;天地判为两套,笑此中怪怪奇奇,也不像人像鬼,凑成个稗官龟鉴,将信史全全演出,都夸我手段十分。
水烟袋店
吹嘘时满口皆香,却更喜云霞互绕;
呼吸处通身都快,也不愁水火相争。
弓箭铺
良弓虽易深藏,果能脱手拉圆,还由我用;
暗箭岂容轻放,总要留心看准,莫把人伤。
乐器铺
云门杳矣难攀,试问他抱器何归,贤者纷纷伤避地;
月府宛然有梦,曾记我飞觞式宴,仙曹缈缈奏钧天。
几百年来贵阳流淌着竹文化的血脉,因贵阳人铸造着竹子精神,福地贵阳蒸蒸日上。可惜,近几十年来,毁林、废竹,生态破坏,形成了“筑城无竹”的尴尬局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