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2期 本期25718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6-21

既要廉政 更要勤政


□袁 浩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狠抓落实,强化监督,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多年的冲刷涤荡,干部作风大为改观,铺张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崇尚节俭的氛围日益浓厚。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但仍有一些党员干部并没有真正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意义,没有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落到实处,而是“软抗拒”。

  正如有的群众所反映: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压力之下,一些机关没有“吃拿卡要”了,但办事的动力也没了;一些干部“不吃不喝”了,但也不办事了。他们或敷衍搪塞,把群众的事当作“排球”推来推去,当作“足球”踢来踢去。或使用“拖字诀”,面对群众的问题不是认真解决,而是能绕道走就绕道走,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凡此种种,还自我标榜自己很“廉政”。殊不知,这些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党风政风,严重玷污了党和政府形象。

  作为党员干部,廉政当然重要,廉洁是为官从政者的本色。“当官发财两条道”,商人发财天经地义,为官发财向来为世人所不耻。党员干部既然选择从政,就要长养为民服务的公心,甘于清贫,不能被利欲迷惑。清人张聪贤曾有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能欺,公生明,廉生威。”好一个“公生明,廉生威”,道出了古代廉吏清官的为官之道。

  然而,一个好的党员干部,光有廉政还不够,还必须勤政,勤政是为官从政者的本分。为官从政者是拿国家俸禄的,若不尽心尽力,为大众做事付出,是亏欠国家人民,对不住自己良心的。宋朝《戒石铭》上的24字,每位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在心:“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为官从政,干的是良心活。“为官避事平生耻”。党员干部是要在干事创业,造福大众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为官不为,甘当“闲官”,是失职可耻的行为。所以古人有“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之说。

  总之,对于每一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说,在具体工作中,既要廉政,更要勤政,要自觉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坚持“无功便是过,庸碌即是错”,撸起袖子,奋力奔跑,勇于担当,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