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铝产业链:聚合发展要素 激活发展动能
水城经济开发区铝及铝加工产业链采取“1+3+N”发展模式(“1”即双元铝业产业平台,“3”即铝合金棒、铝线杆、铝板(卷)材铝加工产业基础,“N”即铝产业关联的下游深加工企业),全力引入铝产业关联企业聚集发展,打造全产业链集群,成为全省极具发展活力的铝及铝加工产业园。
据介绍,该园区主要依托鑫泰源(双元铝业)14.5万吨电解铝产能为产业基础,引入下游关联企业,将铝液原料就地转化成铝合金棒、铝圆铸锭、铝线杆、铝板材等初级铝产品,再对初级铝产品实施深加工,形成从原料生产到中级产品再到终极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目前,产业链已聚集12家企业,建成电解铝上游鑫新炭素22万吨阳极炭素项目、双元铝业14.5万吨电解铝项目及亮星铝业6万吨合金棒、十九度铝业2万吨铝合金建筑型材、铝王铝业10万吨铝圆铸锭、莹月帆2.5万吨铝卷(板)材、安润吉2万吨铝线杆、力威铝业科技有限公司2万吨铝模板等项目,可将双元铝业铝液全部就地转化。2018年,累计实现产值30.36亿元,生产电解铝13.63万吨及各类铝锭、铝棒、型材7.43万吨,完成铝合金制品76.44万平方米。
铝王铝业:
智能制造赋能循环经济
贵州铝王铝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各类铝合金铸锭、建筑及工业用铝合金挤压型材、铝合金焊丝、高压开关壳体等铝合金原材料产品的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主要以双元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高温铝液为生产原料,掺入少量镁、锌、铁、硅、铜等元素进行调质精炼,生产出高附加值的环保铝合金产品。
该公司计划建设3条25吨、1条15吨国内先进的高性能铝合金圆铸锭生产线,目前一期已正式投产,完成投资5600万元,预计实现产值12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形成年产高性能铝合金圆铸锭10万吨的生产能力,主要为6063、6061合金铸棒;按销售均价12000元/吨测算,预计年产值达120000万元。
该项目实施有利于完善铝型材加工产业,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项目建成达产后,有望为当地新增82个就业岗位,每年可为国家上缴706万元税金。
下一步,该公司将着力提升数据应用价值,提高管理水平、信息化能力,加快建设智能生产线,从单点的工位自动化到产线自动化、整个车间自动化实现全面信息集成。通过智能制造建设实现铝棒制造自动化,最终实现企业内部科研生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亮星铝业:
产业扶贫彰显企业责任
贵州亮星铝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主营铝制品加工及销售,主导产品有直径90、120、127、178、203mm多种不同规格的合金圆棒,设计产能为年产6万吨,目前已实现产能就地转化。其生产基地拥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铝合金自动化生产线,采用先进工艺生产出高质量的铝合金产品,推动区域铝合金产业及相关行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该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生产经营优势,自觉担起脱贫攻坚重任,把扶贫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头等大事,积极探索扶贫合作之路。如在进行人员招聘时,坚持同等条件下贫困户优先录用原则,投产至今已录用10余名贫困户。目前,9名在职建档立卡贫困户平均工资为4500元/月,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2017年11月,该公司联合人资部门、县属各乡镇、金融机构推行创业贷款“三变”入股经营,鼓励贫困户按每户10万元入股生产经营,企业按入股资金每年保障收益5%给予贫困户分红。2018年,已为花戛乡10户贫困户分红5万元。
去年8月,该公司通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三变”入股经营方式,实现200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入股经营,落实2018、2019、2020年度按5.5%、6%、6.5%的比例保底分红。去年已为全县贫困人口分红110万元,今年至2020年预计为贫困人口分红250万元。
该公司还探索实行“政府+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经营模式,在花戛乡开展产业扶贫试点:由地方党政为农户发放红米种子并指导种植,红米成熟后由天门村合作社向农户收购,企业则出资在当地建设红米加工厂,将从农户处收购的稻谷加工成精米,再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进行销售。
据统计,去年全乡累计种植红米533亩,使近300户村民受益(其中贫困户120户),每户仅红米种植一项就实现平均收入6845元,促进了政府、企业、贫困户三方共赢。今年,该公司规划种植1400亩红米,将进一步扩大受益贫困户规模。
莹月帆铝制品:
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贵州莹月帆铝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7日,依托双元铝业的电解铝液生产、销售铝卷(铸轧卷、冷轧卷),生产(1系、3系、8系)铝合金卷材、带材、板材及铝圆片等,并承接铝产品来料加工,从事电解铝原辅材料经营。
该公司铝卷材、板材及延伸产品生产是水城经开区铝延伸产业链项目,以双元铝业电解铝铝液为资源,总投资7000万元、分二期建设,建成后将形成铸轧生产线6条、冷轧生产线3条及其它辅助设施,设计产能为年产5万吨铝卷、铝板带、铝圆片及延伸产品,可应用于家装建材、工业制造、民用炊具等领域。目前,一期已建成3条铸轧生产线、2条冷轧生产线及其它辅助设施,年产2.5万吨铝卷、铝板材及延伸产品项目已投入生产。
该公司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利用电解铝液直接进行加工,与传统使用重熔铝锭进行加工的铝加工企业相比,不仅节约铝锭从常温加热到750℃加工所需的能量,还充分利用电解铝液从850℃降至常温铸锭所浪费的能量,每吨产品至少可节约65立方米天然气,有效实现了节能减排。
通过调整产业、产品结构,该公司退出低附加值产品,着力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以实现资源梯级利用。在多品种铝制品需求有增无减的情况下,大力实施多品种铝制品研发。充分整合资源,利用产品生产的中间产品,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形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生产格局,有效促进了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产生、生产成本降低。
面对新形势,该公司优选低能耗的设备及工艺,购置铸轧机6套,熔炼炉、静置炉各6台,冷轧机2套、分条设备1套、剪板设备1套、退火炉2套、环保设备1套及相关配套设备设施,努力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以实现能源消耗过程控制。同时,在余热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燃烧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及改进,在生产过程中把能源利用控制在最佳状态,有效提升了节能效果。
依托优质产品及服务,该公司不断加强品牌建设,打造铝制品领域知名品牌,并形成显著的品牌优势,在行业中占据超过40%的市场份额。在外部经济形势下行的情况下,仍投资建设新生产线,得到了铝产业上游企业、市场认可。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5万吨铝卷、铝板材及延伸产品,预计实现销售收入75000万元、利润总额3000元、税收600万元,将新增就业岗位100个,创造出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十九度铝业:
高端产品给力高质量发展
十九度铝业铝型材加工是水城经开区发展延伸铝产业链、以亮星铝业6万吨合金棒为资源、采取延链和补链招商方式引入南昌加迪豪铝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项目,一期已于2018年5月建成投产。该公司引入2200T挤压机1条、1250T挤压机1条、1060T挤压机3条、600T挤压机2条、贵州首条且为西南地区最先进的安邦得全自动立式静电粉末静电喷涂线、高端仿真多彩木纹生产线2条、隔热节能穿条生产线1条,主要生产型号为50、60、70、80、90、100、110、120、150、160、180系列门窗、家装、幕墙、隔热断桥等铝型材产品,适用于建筑、装饰等领域。
贵州十九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改变产品结构为切入点,通过产业链延伸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着力打造高端产业。
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期项目将新增10条自动挤压生产线,建成后可生产150mm-300mm型号的铝膜板、减震器、散热器等,可用于汽车、重型卡车、船舶、飞机等制造业的铝合金工业型材,产品结构将由家装、门窗、幕墙型材向高新工业型材转变,并开拓出下游汽车、航空、船舶、电子产品等新产业链。
据介绍,二期项目计划新增国内先进的阳极氧化着色生产线一条、电泳生产线一条、高端仿真多彩木纹生产线2条、隔热节能穿条生产线1条。随着新型设备引入,将极大提升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该公司积极配合水城县、水城经开区,在资金帮扶、就业扶贫等方面献智献力。去年提供扶贫捐款10万元,收购贫困户种植蔬菜花费13万余元;坚持贫困户优先就业原则,投产至今已吸纳贫困户就业21人次;将扶贫工作纳入企业制度,在薪酬上设立困难补助金,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员工发放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