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2期 本期2562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6-06

把社会组织培育成社会管理的好助手

□鹰 远

  近日,笔者从广西梧州市民政局获悉,该局首次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重点孵化、扶持该市公益慈善类和社会服务类等初创期社会组织。目前,全市已有10家社会组织报名入驻基地,孵化期为1年。(5月28日《广西日报》)

  为进一步推进梧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增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梧州市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面向登记管理机关注册成立但欠缺独立发展能力或需要培育的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和社会工作类社会组织中具有发展潜力的组织;处于萌芽状态,具有一定规模,公益、社会影响较大,群体需求多,发展前景好的准社会组织,无疑具有开创性,因而值得推崇。

  社会组织是政府职能在社会领域的“毛细血管”,可以成为政府管理的得力助手。同样,蕴藏于社会组织和民间的蓬勃力量,能够成为政府行动的有效支撑,也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宝贵资源。在欧美一些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社会组织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和影响,已经比肩政府和企业,成为民生利益、社会政治、文化、经济、教育、环保等领域的第三方力量。

  进一步看,社会创新有赖于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而关键的一环又在于促进各类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因此,各级政府既要努力培育社会组织的成长,为社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更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像广西自治区出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政府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将一些政府事务性管理和服务职能转交给社会组织承接,给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空间,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协调社会关系,而且可以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完善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要看到,高度发达的社会总有充分发育的社会组织相伴随。而从社会公众需求的角度看,其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迫切要求社会组织补位。特别是多元化的社会组织,可以成为分散公众情绪、减少公共压力的渠道,而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能够有效增加社会沟通,合理进行利益和诉求整合,培养社会公信和自律机制,防止社会矛盾扩大。

  于一个公共社会而言,加快社会组织的建设,让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是有效的“减压阀”和“稳定器”,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可以做许许多多有关部门不便做和做不好的事情。同样,国际经验表明,政府越精简,政府职能越精炼,政府需要购买的公共服务就越多,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机会也就越多,社会组织的用武之地也就越广阔。同时,政府对公益事业及相关的社会团体的投资,更多的是投在人员成本上,也就是“买服务”,而投资“买服务”,不仅使提供服务的人有了生活保障,促进了就业的增长,同时,也使公共服务体系趋于尽善尽美。

  因此,作为政府,既要着力于对社会组织的扶植和培育,为社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更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让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的不断壮大,成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