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2期 本期2566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6-13

远去的打麦场

□郭旺启

  芒种已至,麦子也成熟了。麦田上,割麦机轰隆隆的响声偶尔惊起几只野鸡,农民伯伯的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因为割麦机可以同时完成割麦和脱粒两项农活儿,非常方便,所以现在农民们不需要打麦场了。随着打麦场离我们渐渐远去,它成为了只储存在我脑海中的记忆。

  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一大块地方——打麦场。每到割麦之前,农民们要做好四项工作。首先是碾场,每家在属于自己的场地上,泼上几桶水,待到半干的时候,再用石磙反复碾压,直到比较平整、没有裂缝为止。然后是架线,这通常有村里的电工协助完成,在木杆上架起电线,安装电闸,接上灯泡,灯泡主要用来夜晚照明。接着是防火,在木杆下放置一个大水缸,用桶挑满水,一旦失火了,可以用来灭火。最后,推来打麦机。打麦机都是由好几家出资共同购买的,可以共同使用,推到打麦场后,安装好马达并进行调试,就可以随时给麦子脱粒了。

  麦子用镰刀收割后,用小推车推到打麦场上,一摞一摞堆起来,看起来像一座座小山。谁家先收割完一块麦地,就可以先用打麦机脱粒了。这项农活儿至少需要三个人完成,合上电闸后,一人抱起一捆麦子往打麦机的进口直塞,一人从打麦机肚子下用木锨往外扒麦粒,一人用四股叉挑起麦秸堆到一边。如果打麦场此时没地方晒的话,就把麦粒装进袋子里,推回家进行晾晒。这家刚完成脱粒,另一家马上就开始了。此时,两家人互相帮忙,把打麦机连拉带撬,推到对方家的场地上。脱粒这项农活儿,往往要持续好几天,为了赶时间,晚上就在灯光下继续进行。那时,父母给我安排的活儿,不是挑麦秸,就是扒麦粒。记得很小的时候,夜里为了等父母回家,就躺在麦秸垛边休息,最后瞌睡虫一上来居然睡着了。

  打麦场也是晒麦场,不仅可以晒麦子,到了秋天,还可以晒玉米、黄豆、花生等等。农历五月的天气如同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往往中午还阳光明媚,下午就可能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所以必须抓紧时间晒麦子。把麦子推到晒麦场,先用木锨把麦堆摊开,再用木耙来回耙匀、耙薄,趁着晴朗天气,晒上两三天,就可以入仓了。如果遇上天降骤雨,就全家行立即出动,用扫帚和木锨把麦子弄成一堆儿,然后装袋推回家。晒麦子时,蹚麦子这个活儿通常交给我们小孩子去做,因为小孩子中午不喜欢睡觉嘛!所谓蹚麦子,就是用脚蹭着晾晒的麦子转圈,使得下层的麦子露出来,这样晒得更快、更匀、更干。

  打麦场也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晒完麦子后,只留下了一座座小山似的麦秸垛。我们这些孩子经常利用麦秸垛玩“找人”游戏和“占领高地”游戏。

  “找人”游戏类似于捉迷藏,只是不用蒙上眼睛找。我们通过石头、剪子、布的方式,决定谁先找,自然是输了的孩子。他必须蹲在麦秸垛的一面,用手捂住眼睛,不允许偷看,其他孩子则一哄而散,赶紧去找适合自己的藏身之所。为了藏得更隐蔽,有的孩子直接躲到远处麦秸垛的后面,有的孩子就爬上麦秸垛再趴在上面,有的孩子就在麦秸垛下挖个洞藏到里面再盖住洞口,总之,大家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所有孩子藏好后,大喊一声“找吧”,就可以开始“找人”了。哪个孩子被先找到的话,就要进行下一轮“找人”游戏了。

  “占领高地”游戏其实就是爬麦秸垛,把它看成敌人阵地,看谁能先爬上去。几个孩子站成一排,领头的孩子大喊一声“冲啊”,大家争先恐后地跑向麦秸垛用力向上爬。但是,爬麦秸垛并不容易,麦秸垛很滑,手脚没有很好的着力点,很难使上劲儿。有的孩子用手一抓麦秸秆脱手了;有的孩子好不容易爬到一半结果滑下来了;有的孩子则急得抓耳挠腮,围着麦秸垛直转圈儿。但是,最终有孩子爬上去了,成为了获胜者,站在上面得意地手舞足蹈。此时,大家一面唉声叹气,一面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打麦场已经不复存在了,被批为一块块房基地,盖了一座座新房子。我十分想念昔日的打麦场,因为它给我留下了一段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