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环节”精准发力
——三都自治县政协以高质量提案工作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报通讯员 姬廷龙
近年来,三都自治县政协积极响应新时代提案工作的新要求,围绕“提得准、办得实、督得紧、评得优”四个关键环节,精准施策,持续推动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夯实 “四项基础” 确保“提得准”
强化“提”的能力。坚持“集中轮训+专题培训”相结合,在每年全会期间均开展1次轮训,每年举办1期提案工作专题培训,实现全县171名政协委员轮训全覆盖。为拓宽委员知情明政的渠道,县政协邀请县政府领导与委员开展面对面协商,帮助委员掌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动态。
拓宽“提”的渠道。落实提案工作任务,把提案履职情况列入委员年度考核内容。每年全会召开前,向社会公开征集提案线索,“关于加强小区物业建设和管理的建议”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被收集反映并得到有效解决。
深化“提”的内涵。寓提案工作于视察调研、协商议政、民主监督全过程,组织委员围绕“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深入调研视察,推动党委和政府重新审视三都林业资源和林业发展现状,规划建设了森工产业园。
严格“提”的标准。实行界别召集人审、政协联系界别专委审、提案专门委员会审、大会提案审查委员会终审“四审查”制度,严格提案审查。
注重“四点发力” 确保“办得实”
党政交办有力。县委主要领导出席县政协全会,对大会主题发言、提案办理等工作提要求、明方向、作保障。每年召开提案交办会,县委、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对提案办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压实部门办理责任。通过县“两办”联合发文交办提案,明确办理责任和时限,高规格交办提案。
部门联动发力。主办单位定期召开提案办理工作专题会议,与会办、协办单位协同配合,联动发力抓好提案办理。对于办理中涉及本级难以解决的问题,提案办理单位积极向省、州部门汇报,争取支持。
政协凝聚合力。组建调研组开展提案办理调研协商,邀请提出提案的委员参与,让“提”“办”双方面对面沟通,凝聚办理共识。
委员参与助力。鼓励委员主动参与提案办理协商全过程,对提案办理提出意见建议,了解提案办理进度,助力提案办理落实。
强化“四方督办” 确保“督得紧”
领导督办。每年遴选部分提案作为重点提案由县委、县政府和县政协领导领衔督办,构建“党政领衔督办、政协牵头组织、部门各负其责、委员全程参与”的工作格局。如县委主要领导领衔督办的《关于合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建议》提案,推动三都教育综合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联合督办。采取“人大+政协”督办形式,对问题相近、建议相似的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开展联合督办,提高督办实效,减轻基层负担。
县政协日常督办。成立协商调研督办工作组,采取“会议督办”“实地督办”等方式进行全覆盖督办,共同协商解决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回头看”督办。通过县政协常委会议视察形式,对上年度已办结和本年度已办理提案开展“回头看”,持续巩固提案办理成果。2023年度选取“关于加快新城片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提案进行“回头看”,助推水务一体化改革项目加快落实。
实行“四项机制” 确保“评得优”
集中亮晒比拼。召开县政协常委会议,由重点提案主办单位以PPT形式全方位展示提案办理成果,同台竞技、集中亮晒,充分展现提案办理的工作成果,并进行民主测评,测评结果作为评先选优的依据之一。
提办双方“双向评议”。定期开展“提”“办”双方面对面协商座谈,通过“双向评议”活动,使“提”“办”双方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明确责任,完善提案办理机制,切实提高提案办理质量和效率。
完善评先选优机制。修订完善《提案考核评价暂行办法》《提案评先选优暂行办法》等制度,提升提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每年评选出一批优秀提案、提案承办先进单位和提案工作先进个人,在年度县政协全体会议上进行表彰。
扩大宣传报道。充分挖掘有特色、成效好的提案工作经验典型和“提案故事”,在各类主流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报道,不断扩大提案工作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