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加减乘除”法当好新时代政协“答卷人”
——对政协机关干部参加党纪学习教育的几点思考
□杨长学
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政协机关党员干部,就要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严守纪律规矩、推动工作落实的强大动力,确保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和地方各级党委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在工作中要善用“加减乘除”法,保持“赶考”的清醒,做一个有涵养、求务实、敢担当、最清廉的新时代政协“答卷人”。
“加”点时间读书,做一个有涵养的政协人。人不是生来就有涵养,更多的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学习。“腹有诗书气自华”,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知识储备、成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人不断前行的底气支撑。现在的政协工作日益精细,干部压力与日俱增,业务工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也成了我们“没时间读书”的借口。但“时间像是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我们要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内为学习“腾”出空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了解党中央的方针政策、熟知政协历史、精通工作业务,学习才能掌握调查研究、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方式方法。政协的履职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工作联系面广,要求掌握的知识很多,既要求着眼界别又要跨越界别,既要深耕专业又要知识宽泛,唯有坚持读书学习,才能懂政协、会工作,做到议在点子上、建到关键处。政协机关干部都要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为推动政协工作贡献力量。
“减”去浮躁心态,做一个求务实的政协人。当前社会浮躁之气不断蔓延,不少党员干部缺少“踏实做人、潜心干事”的沉稳,反而存在重“显绩”不重“潜绩”的浮躁心理,在繁重的工作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出现推诿扯皮、“偷奸耍滑”等情况,或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或安于享乐,不思进取。“浮躁祸国殃民,贻害无穷,必须戒此顽疾。”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一书中的告诫,今天读来仍令人警醒。政协机关干部更应该脚踏实地,走进“田间地头”,甘当百姓的“小学生”、做群众的“勤务员”,真心实意收集不同群体的意见和建议,助力政协工作更有温度、有力度。要摒弃浮躁情绪、克服懒惰想法、关闭厌倦思维、拒绝躺平心态,把每一件小事都放到大局中思考谋划,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高效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把服务对象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让人民群众“阅”出满意答卷。
“乘”以实干激情,做一个敢担当的政协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近年来,我们身边涌现出许许多多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典范,是我们担当务实、奋力工作的榜样。政协机关干部要坚持从实践中“行”,到实践中“学”,回实践中“做”,切实提升“抓落实”能力。能力不是年龄的恩赐,而是努力的奖赏。政协组织汇聚各行各业精英,我们没有任何资本可吹嘘,没有任何理由可狂妄,唯有静心、努力,塑造更好的自己,尽力辅助政协委员开展工作。要摒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平庸思想,脱去“差不多先生”的角色,秉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敢于与自己唱反调,敢于跟自己过不去,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都下足功夫,使得工作多出“精品”。我们只有在每一次政协活动中,不断总结工作方法,在实干中敢担当、做乘法,才能做政协工作的“明白人”“有心人”。
“除”去私心杂念,做一个最清廉的政协人。毛泽东同志经常拿“公与私”的标尺衡量自我,为自己定下“三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为全党树立了榜样。在方寸之心,我们每个人都有私心、有欲望,但如果欲望恶性膨胀、贪婪无度、贪得无厌,就会导致理智决堤、党性丧失,终致自亡其身。近年来,从政协组织内查出的腐败案例令人触目惊心,相关涉事人员皆是因为私心杂念太重,名利思想太强,贪婪私欲过度,终被扫进历史的尘埃。大量腐败案例警示我们:腐化堕落,起于一念之贪;滥用权力,源于一念之私。殷鉴不远,警钟长鸣,加强“清廉政协”建设已刻不容缓。我们要战胜方寸之心,必须守初心、担使命,修德志、致良知,知敬畏、存戒惧,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面对诱惑,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增强自律意识,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做到慎独慎微,经常以良心自省、以责任自励、以党性自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做一个最清廉的政协人,在人生路上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铜仁市碧江区政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