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7期 本期3504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4-02

从驻都匀税警总团到中国远征军


□文  勇


1930年1月,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宋子文在海州(今连云港)成立税警总团缉私警察部队,主要用于保护盐场和打击走私。这支部队的官兵后来分别参加了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和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大部分官兵壮烈殉国。

1938年3月,在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和财政部部长宋子文等人的支持下,在“淞沪会战”中受伤未痊愈的孙立人从香港医院赶往湘江河畔长沙,利用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西迁昆明后的旧址,成立“财政部盐务总局缉私总队”,招募被打散到各地的旧部官兵,创设干部训练所,成立3个步兵团。8月,武汉撤守,孙立人率新组建的缉私总队官兵奉令由长沙入黔,驻防于都匀、独山等地练兵。1939年底,缉私总队扩编成5个步兵团和5个独立营,恢复税警总团全盛时期规模。1941年秋,缉私总队恢复税警总团名称。

1942年2月,这支非正规编制部队改编为中国远征军66军编新38师,从贵州都匀出发,远征印缅抗日战场取得辉煌战果。


移师都匀


那么,税警总团为什么要从岳麓山湘江之滨移师到长江流域沅江源头贵州都匀剑江河畔?又是如何由税警总团改编为中国远征军的呢?

笔者翻阅《都匀市志》也仅寥寥数语概载:“民国27年(1938),中央财政部所属盐务缉私总队驻扎都匀。该队相当于一个军建制,装备精良,主官孙立人,队部驻薛家堡,部队驻东山陶家祠堂一带,后该队改编为三十八师(通称青年军),奉调赴缅甸等地参加抗日”。“远征军新一军留守处驻守仙人洞、马寨营盘两地,主要办理补充兵员事宜和守卫军火仓库。1945年3月,有兵员100余人,主官龙骧。”

《孙立人回忆录》记载:“在选择缉私总队练兵地方时曾费煞思量,当时考虑集训地点必须适合几个条件:其一是后方而较为安定,不受战事太大影响;其二是交通要方便;其三是气候适宜和地形适于训练;其四是营建营舍设施比较容易。经派人多方侦查,得知贵州气候温和,人民勤劳刻苦,以苗疆少数民族为甚,他们拥有南方人的美丽和北方人民的刻苦,尤以都匀最为适当。”

孙立人还回忆:他和清华老同学齐学启在都匀练兵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找干部和兵源。他俩是从美国军校毕业回国参军的,在军队没有人脉和派系关系,军事委员会视税警总团或缉私总队为非正规部队,军校毕业生不会编配到这支部队,在都匀练兵时缺乏高级和中级干部。

为此,孙立人、齐学启、王之等税警总团的主要领导,一方面四处联络召集旧部,广纳不同军校背景的人才,如李鸿是黄埔军校毕业,原税警总团第4团干部谭展超是意大利军校毕业;另一方面亦向清华同学招手,孙、齐除了邀请清华同学潘白坚加入部队,担任上校政训主任,借助他在法学和警政专业以及担任南京警察厅分局局长及九江县长的行政经验,协助管理和组织新建构的部队,还请王之联系清华同学到都匀帮忙组建军部各单位。其中,贾幼慧、张咏、阴毓璋、姚楷等一批清华毕业的学子慕名到都匀,成为税警总团队伍的高中级干部。


苗族黄埔生


2016年,笔者几经周折找到时居凯里市的退休教师龙永康,他很高兴地向笔者提供了其父龙骧于1979年撰写的《自传回忆录》手稿,该手稿中对税警总团移师都匀也有详细记述。原来,苗族黄埔生龙骧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人物之一。

1906年,龙骧出生于松桃苗族自治县黄板乡一个苗族私塾家庭。

1928年冬,龙骧考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警察科(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1930年毕业又考入陆海空总司令部宪警教导队当上尉区队长,教导总队队长温应星,大队长孙立人。这时起,他和孙立人是上下属关系,私交甚好。1937年8月,龙骧随团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上海沦陷后,他被削职回老家松桃县乡下闲居。

龙骧在其自传回忆录中记述:“1938年夏,宋子文和孔祥熙组建‘盐务总局缉私总队’,孙立人当总队长,在长沙岳麓山训练。一天,我收到孙立人的来电,叫我速来长沙。我赶到长沙与孙见面,孙很快任命我为总队部少校主任副官,派我带一名中尉副官和一名传令兵到贵州寻找新的练兵基地,我们跑了贵州不少地方,结果选定都匀、独山、丹寨、平塘几个县。因为这地区有湘黔、黔桂两条公路和清水江船运之便,距离战区较远,不受敌机干扰,利于训练,孙立人采纳了我的意见和建议。不久,缉私总队全部人马分水陆两路开拔到了黔南。总队部、直属部队和干部学校驻都匀;独山、丹寨、平塘各驻一个团,对外称‘大队’,一面开始训练、一面继续扩充队伍。”

龙骧也去铜仁各地招募了200多名各族青年参加税警总团队伍,还有都匀、独山、荔波等黔南各族青年也踊跃参军,部分士兵被编入新编38师所属团营连,在缅北抗日战场牺牲,至今还幸存健在的有唐长举、欧为付等老兵。

笔者又查到,由丁涤勋(湘籍新38师112团机枪连连长、迫击炮连连长)和王伯惠(川籍西南联大毕业入远征军新1军军部任翻译官)合著的《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2009年团结出版社出版)一书中也记述了孙立人在都匀练兵的情况:

都匀位于云贵高原东缘,气候多变,且多丘陵、山岗、川谷、河流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大西南黔桂交通线上,交通方便,但是人烟稀少,是驻军训练的仙境,是治军的天堂,练兵的福地厚土。对此,孙立人对都匀的地理环境和淳朴民风,表示很满意。

孙立人令税警总团各团分踞各县,选择适宜荒地修建一个大操场作训练之用。总团总部所在地建了两个大操场:一个在大石桥的南侧,专为干部学员进行体育训练所用;另一个操场在西门外,为总队运动会的比赛场,平时是各直属营和都匀居民的活动场所,每天早上有许多青年在这里锻炼。 

新地方新起点,孙立人立即展开学员队队员招考,广招严选再取录,并采取“严教、严管、严考”淘汰制。学员队第一期招考取录300人,毕业144人;第二期录取300人,毕业120人。

孙立人在都匀训练期间,还办了通讯训练班、司号训练班、炊事训练班等等。这在其他国民党军队里是没有的。每年春节放假时,他让炊事兵休假3天,让别人做饭给他们吃,促进了士兵之间的团结。

税警总团在都匀期间,孙立人还担任贵州第二绥靖区指挥官,辖黔南15县的保安工作。

从1938年秋到1942年初,税警总团在都匀整训了3年,干部教练所培训各类干部1000余人,他们成为部队的新生力量,排班、士兵整体素质得到很大提高,这支非正规部队也成为当时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之一。


改编为中国远征军


孙立人在回忆录中提及:1940年3月下旬,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时,缉私总队成员已经接受了一年半的严格训练,官兵们杀敌致果的信心更具,但是,我们绝不自满,只有全部投入严格的训练,纪律严整,丝毫不放松,一切从作战杀敌着眼。所以在都匀方圆百华里,不论白天黑夜,都可以看见我们健儿在做战斗技术训练、射击教练、战斗演习。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独立抗日数年的中国军队得以和盟军并肩作战,这时的税警总团未列入正规陆军部队序列。

1942年1月,孙立人急赴重庆力争,但当时的财政部部长宋子文已去华盛顿开会而未得晤面。他多方奔走未果,一筹莫展之际,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将军派人找他。

孙立人在回忆录中记载,何应钦问:“你是缉私总队孙总队长吗?”孙立人说:“是,我是孙立人。”何又问:“你们的部队作过战没有?”孙立刻就把在上海作战的情况告诉何应钦。何又问:“愿不愿意去打仗?”孙回答:“这是求之不得,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这是我们军人的天职。”何说:“那好,我就给你签上去参加派遣远征军。”

“加入远征军的愿望虽然实现,但军事委员会转来财政部命令说:缉私总团现有6个团之第2、3、4团编为国军第66军新编第38师,原税警总团团部人员及其直属部队编为师部人员及该师直属部队,师长由该总团长孙立人接任。原第1、5、6团任隶属财政部缉私署。”尽管有些舍不得,也只有忍痛割爱。


奔赴印缅战场


1942年2月27日,孙立人率部从都匀出发,3月11日,到达兴义黄草坝举行誓师典礼,经过近半个月行军,到达昆明西南的安宁县向中国远征军66军军长张轸报到,从此税警总团改编为新编38师。4月5日全师到达缅甸腊戍,新38师进驻被日军侵占的曼德勒,孙立人被任命为曼德勒卫戍司令,迅速实施绥靖政策。

4月17日至19日,新38师113团在缅甸仁安羌油田与日作战,成功解围被困盟军(英军)(史称“仁安羌之捷”),这是都匀税警总团改编的中国远征军新编38师部队在境外以少胜多取得的首次胜利,让中国远征军扬威异域。

1943年10月,孙立人以中国远征军驻印新1军军长身份率部从印度入缅反攻日军取得胜利,打通中印公路。

税警总团部队远征印缅战场后,留在都匀的家眷及后勤事务怎么处理的呢?

龙骧在《自传回忆录》中记述:“税警总团出国作战后,设立留守处,第一任(长官)是上校军械处处长熊懋绩,第二任是副师长唐守治,第三任是我(龙骧),前两任负责时间不长,都去印缅战场了,我也曾受孙立人指派从都匀护送运输10辆卡车的弹药往缅甸八莫抗日战场。”

“1944年11月底日军入侵黔南,新1军都匀留守处及家眷全部转移到遵义鸭溪暂居。”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孙立人率新1军由缅甸经云南、广西到广州,接受日军投降。都匀留守处全部后勤人员、监护部队、全军家属和子弟学校老师,由我带领到广州归队。”

至此,税警总团到远征军38师部队在都匀的使命结束。

2015年9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在东山脚下竖立“孙立人铜像”,供世人缅怀。

目前,根据有关史料及健在抗战老兵口述等线索,笔者已在都匀确认了现存的都云洞(仙人洞)、陶家祠堂、阳安弹药库、营盘训练场、平家大院、坝固李家大院、小围寨原区公所大楼、渡船堡游泳场等近十处原税警总团活动场址。黔南州还成立了中国远征军新编三十八师暨黔南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专门挖掘都匀抗战历史文化,传承与弘扬抗战精神。



4891-3-1.jpg

位于都匀东山脚下都匀一中老校区内的孙立人将军铜像


 (作者系都匀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