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面”落实到“地面”
——观山湖区政协把委员“好声音”变成“真行动”
□叶 舒
“没有公共厕所,家长接送学生时如厕难”“学校上下学时段堵车情况严重”“校门口的道路、天桥施工进度慢,安全隐患大”“希望能够不断优化学校周边环境,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办好“关键小事”,解决广大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是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最直接体现。当下,前述愿望得益于政协委员助力,在观山湖区正逐步变为现实。
今年2月,在区政协三届二次会议第一联组议政讨论中,区政协委员梁杰建议在离校门有一定距离的主干道旁增设公共厕所,在方便接送学生的家长之时,最大限度发挥服务功能、拓宽服务范围;各部门通力合作,缓解区域内交通拥堵现象;加快校外道路项目施工,让学生安全上下学……
针对梁杰的建议,会上立即进行现场交办,并由区政协办跟踪督导。
半年多来,在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交通运输局等多部门努力下,委员建议事项办理推进迅速,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位于石林西路的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中部)门口,一位学生家长说,以前步行到最近的厕所也得十几分钟,现在新修厕所距离学校只有两三百米,整体环境又好,解决了接送孩子时的如厕难题。“学校门口的道路、天桥修通以后,道路沿线得到绿化和美化,孩子的学习环境更安全、更舒心了。”另一位家长高兴地说。
据区环境卫生管理所设施设备科科长吴刚介绍,今年3月完成公厕选址后,便立即开始修建工作,赶在新学期开学前完成修建,确保更好满足周边居民、接送学生家长的使用需求。“梁杰委员的建议恰逢其时,有力推动了政府部门工作,也助推完善了城市公厕布局、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幸福感。”
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梁杰介绍说,校园周边交通拥堵问题采取“警校企”携手模式解决。区交管局增设临时停车位,学校分时段错峰放学,公交公司提供定制化公共出行服务,在保障学生出行安全的同时,也缓解了学校周边的交通压力。
“现在,每逢接送学生高峰期的堵车现象少了,学生上下学方便又安全,家长也对校园周边的新变化频频点赞。”提及建议办理成效,梁杰感到十分满意。他坦言:“每个提案或建议都不是拍脑袋凭空想出来的,而是需要切身体验和深入调研,从小切口入手,聚焦一个问题考虑一个群体,这样才能真正履行好政协委员的职责。”
心有大局,胸有良策,肩有担当。区政协三届二次会议召开以来,广大区政协委员聚焦党政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助力改善民生。
在区政协办的月统筹调度下,各专委会发挥归口督办职能作用,收集提案101件,全会大会发言、联组议政建议50余条,社情民意信息10余条,全部纳入区相关职能部门的办理日程;重点提案、建议还列为区督办督查局专项督办,目前已基本办理完毕。
其中,区政协委员胡光德提交《关于增加人行交通信号灯的建议》提案后,相关部门在同城南路与金朱东路交叉口、诚信南路人行横道、华润路段等新增道路交通信号灯,切实保障了辖区群众出行安全;区政协委员姚滔提交《关于提升人才政策激励效应助力人才政策落实见效的建议》提案后,全区人才的安居保障、社会保障、创业支持等政策得以突破,有效提升了人才满意度、获得感;区政协委员符佳提交《关于加强医养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后,相关部门全面整合辖区医疗、养老资源,加强医养融合,为推动全区医养一体化服务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份份提案和建议“花开有果、落地有声”,让政协“好声音”、委员好建议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也化作有关部门的具体行动,正助推观山湖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