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得准 办得顺 督得实
——罗甸县政协聚焦“三个环节”增强提案工作质效
□本报通讯员 王玉云
今年以来,罗甸县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聚焦“提、办、督”三个关键环节,积极探索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不断完善提案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提案工作水平。
■聚焦“提”环节,强化提案征集引导
县政协坚持把加强提案征集工作放在首位,抓实调查研究“牛鼻子”,采用多种形式促进委员把调查做细、把问题找准、把研究搞深、把建议提准,确保提案“提得准”“立得住”。
强化提案征集。在今年全会召开前2个月,向委员发布提案征集通知,并梳理出90余条提案选题作为参考,以便委员们更好地选好角度,找准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交高质量的提案。
扎实开展调研。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提案工作的第一环节。建立主席会议成员牵头、专委会统筹、界别参与、委员主体的调研方式。改进调研作风,领导班子带头深入一线、走进田间地头蹲点调研,切实做到把情况摸准、把问题弄透、把建议提好。
加强成果转化。积极引导政协委员把开展的协商课题成果转化为提案。同时,将5篇大会发言分解打磨,全部转化为“高言值”提案,推动大会发言所提建议落实落地。
■聚焦“办”环节,强化沟通协商成效
县政协强化协商性,扩大协商范围,拓展协商参与面,把沟通协商作为提案办理工作的必要环节。
强化工作合力。在提案交办、督办、办结的全程中,县领导亲自安排部署提案工作,并深入相关部门了解提案办理情况;县政府办常态化开展提案办理工作的调度,确保提案工作按时有序开展,有质有效完成;县政协充分发挥对提案工作牵头、抓总的作用,主席会议专题研究提案工作,审定重点提案,通过开展“四看”协商监督活动,落实督办责任;各专委会积极参与协调、联系、协商和督办,形成了提案工作既相对独立又融为一体的局面。
细化责任分工。各承办单位将提案办理工作纳入重要事项,建立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办公室协调抓、职能科室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把办理工作责任落实为确保按期办复、提高提案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
深化协商意识。在提案办理过程中,在对提案逐件分析的基础上,承办单位通过登门拜访、电话商谈、开会座谈、邀请委员视察、共同调研等方式,与委员面对面沟通交流,并充分吸纳委员的意见建议,使提案办理结果更加符合委员的初衷,更有效地回应群众的关切,既增进了委员的理解和信任,也促进了部门工作的改进。
■聚焦“督”环节,强化办理督促指导
党委和政府领导督办重点提案。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提案工作作为支持政协履职、密切联系群众和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途径,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带头领衔督办政协重点提案15件,并在县委、县政府重要会议上部署提案办理工作,同时深入提案办理单位、办理现场督办办理进度。
“四办”组成联合督办组督办建议提案。由“四办”组成联合督办组,深入各承办单位对提案答复件逐一进行认真审阅,严把办理质量关,对“应该解决也能够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需要实事求是给予解释说明而答复含糊的,工作不到位、委员不满意的,不符合复文格式、没有领导签字把关盖章”的提案答复件,要求承办单位重新办理和答复,最大限度把提案办理落到实处。
开展走进提案承办单位“四看”协商监督活动。县政协开展走进提案承办单位“四看”协商监督工作(即:提案交办阶段,看部署启动情况;办理落实阶段,看协调办理情况;回复述评阶段,看办理落实实效;巩固提升阶段,看提质增效成色),通过全过程协商式民主监督,促进提案高效率办理和成果高质量转化,推动提案办理由“按时办结”向“高质量办好”转变。主席会议成员带队深入承办单位24人次,进一步拓展政协委员与提案承办单位面对面沟通的协商平台和空间,持续增进提办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截至目前,县政协共收到委员提案87件,立案75件、并案6件、转社情民意6件。交办的75件提案均已完成答复工作,答复率和见面率均为100%。”县政协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这些提案的办理,一批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各方面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在助推罗甸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