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理想信念和改革发展有多重要
——读《大国悲剧》有感
□李 飞
《大国悲剧》
[俄]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 著
新华出版社
《大国悲剧》一书,是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所写,是作者亲历、亲见、亲闻的疼痛之作,全景再现了苏共垮台的历史事件真相,以及当事者穿越时空迷雾后的深刻反思,分析各加盟共和国的现状与未来。
这本书已被各国政要及社会各界争相阅读、广为推荐,它带给了人们很多的深思甚至是叩问,给予了每一个阅读它的人不同程度的心灵敲打和执政启示。
我从阅读这本书的第一篇开始,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书中的每一段文字,都在泣血、在追问……我从书中感受了太多的疼痛,有了很深刻的思考。
——理想信念不坚定有多可怕。苏联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动摇和错误的苗头,全苏联此前坚守了70年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居然被以种种方式公开抵触和反对,一些主流媒体竟也成为反对苏共的代言人。尤其在1987年,更是错误地停止了对美国之音及其他反苏广播电台的干扰。随着各种反对苏共声音的出现,原来用以紧密团结苏联人的理想信念最终土崩瓦解。
我深深的感受到:没有全民坚定统一守护、适合自己国情的正确信仰,整个党、国家和民族就没有统一的思想,就不可能有统一的自觉和行动,自然经不起敌国别有用心的分裂活动,失败就成必然。
因此,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增强政治“三力”,坚守爱党爱国爱人民之心,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相互内耗不团结有多可怕。苏联的卫国战争举世有名,能够击败不可一世的德国军队,靠的不仅仅是强大的枪炮火力,更主要的是靠众多马列主义的拥护者,他们因心有彼此而无私勇猛,他们因心怀家国而不怕牺牲。在经过异常惨烈的战斗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整个国家民族团结如一人的巨大能量和非凡能力。然而这么多烈士和英雄流血牺牲换来的成果,却在和平年代被一小撮当权派、掌权人的无能守丢了。随着各种自以为是的当权者、伪专家学者、社会活动家大搞各自为政和相互吹捧,实权派听不进逆耳忠言,苏共团结的战斗堡垒被一轮轮从内部攻破,最终导致了分崩离析。
这说明,不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还是一个单位、一个团体或团队,如果有那么几个人总是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别人都不如自己或者别人都不咋的,互看不顺眼,那么这个国家、地区、单位、团体或团队,最终定会失败,每一个人都是失败者。
——讳疾忌医不手术有多可怕。其实,苏联解体的征兆在很早就有了表现。二战胜利后,苏联转入加快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的轨道。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加速发展,一些旧的体制机制开始落后,已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对这一问题,苏联早期的执政者是有警觉的,并研究提出了改革方案。但改革一直没有全面深入推进。而随着执政者的不断更换,改革没有实质性推进不说,相反存在的问题还越积越多。特别是在关键的1980年代,苏联执政者没有对历年沉疴作出清醒判断和理性认识,从而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刮骨疗毒。到后来更是不去面对自身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苏联实际出发寻找符合国情的改革方案,而是简单的想搬美国的治理方案。因为讳疾忌医,苏联最终错过了结合自身实际抓改革、促创新、优发展、保稳定的最佳时机。
敢于正视和承认自己存在不足和差距,并清醒认知还会在成长和发展进程中出现不足和差距,从而始终勇于面对不怕丑、刀刃向内真除毒,这样主动的人是有的,但也是少有的。这从平时听不听得进意见建议、喜不喜欢听取意见建议、善不善于吸收意见建议就可以看得出。
因此,我们一定要敢于正视自己的内心,勇于面对在思想上、行动上、工作上、生活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树立信心、坚定决心、保持定力,不断思进整改提升,在自我革命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作者系瓮安县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