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往事
□王 灏
25年曾经的军旅经历,磨砺了我的精神意志,锻造了我的品格作风,促进了我的习惯养成,可以说让我终身受益。特别是有几件难忘的小事,一直影响并激励着我……
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沈阳炮兵学院担任二中队一区队二班班长。一天晚上,中队长带领我和几名学员骨干到炊事班帮助工作,叮嘱我拿几根黄瓜洗一下,我洗了两次仍未清洗干净时,他便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工作上一定要细,洗黄瓜这件小事都做不好,以后怎能担任好基层指战员。中队长对年轻学员的谆谆教导让我的内心受到很大触动,细致耐心成为我军旅生涯的 “第一课”。
1998年9月,通过比选,我从基层部队调任到驻滇某集团军后勤部营房处工作。报到当天,营房处长专门找我谈话,说从团里调到军机关是个难得的机遇,一定要珍惜,军机关工作节奏要比团里快得多,工作质量标准要求更高,要注重学习,做好吃苦准备,还特别强调在办文、办事、办会方面要务必严谨。他向我举了一个因粗心大意报告漏写一字影响工作进程的例子,告诫我小事反映一个人的工作作风,而严谨的态度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后来,无论在军队,还是到地方工作,这件事一直提醒着我严谨做事。
2002年初,我从集团军后勤部营房处助理员岗位,调整到军直属团级单位司训大队后勤处担任营房股长。一天晚饭后,我打完篮球洗完澡,穿着运动服在营区遇到政委,他默默打量了一下我,问我是否当过连队主官,我心生诧异,不知何意。后来领会到,他是提醒我在营区要时刻注意军容军貌,要穿军装。那时,我刚从军机关下到基层部队,仍沿袭在军机关八小时以外可以不着军装的习惯,在自我要求上与基层部队规定不吻合,虽未受到批评,但却让我举一反三,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随时注意形象,时刻严于律己。
2007年的一天,我陪师政委下部队调研,军车行驶在某团营区主干道上,他突然问:“行道树叫什么名字啊?”我一时语塞答不上来,显得十分尴尬。这让我意识到了专业上的差距短板,营区绿化是营房部门的工作职责之一,我作为营房科长,一些常见树木都叫不上名字来,能叫做称职吗,能算履行好营房工作职责吗?此后,我时常提醒自己,要坚持干一行、学一行、钻一行,不能浮光掠影,要真正做到身入心入。
2008年,新任师政委到任,我们营房科拟更换其入住公寓房的一台壁挂式空调,价格也就2000多元。当报批正准备实施时,突然接到暂停更换的通知。当时全科同志很是纳闷。后来才知道,政委的意见是,空调虽然调温功能有所衰减,但尚可使用,不应浪费。这件事让我又一次接受了艰苦朴素、自律从严的生动教育。
时光匆匆,从军队转业地方工作已八、九年了,这些耐人寻味的经历都在潜移默化地修正并充实着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珍贵的军旅往事,就如同一颗颗珍珠,时时闪闪发光,照亮我继续前行的路,也时刻提醒着我必须坚定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