缱绻谷雨天
□沈顺英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缱绻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春并不仓促收梢,因为它肩负的使命,是完成从春到夏的衔接,这是一个意蕴深远的过渡。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谷雨”的章节里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指出谷雨节气后,雨水增多,有雨生百谷之意。
此时,水乡泽国,杨柳依依,庄稼葳蕤,梨花素洁淡雅,海棠娇艳动人,樱桃红紫,晶莹剔透。处处皆是清新明朗,翠色欲染,水色淋漓。雨水是专为谷物准备的,幽深的旷野之上,四处飘散着谷物遇雨后,散发的沁人清香。
濛濛烟雨,饱蘸声声鹧鸪的呼唤,恰似窈窕少女,踏着一江清波的潺潺节奏款款而来。曼妙清新的春雨,宛如一阙阙宋词小令,清凉透明,润物无声。在春雨的滋润下,世间万物都变得鲜活灵动起来:菜花吐金,麦苗泛绿,黄绿相间,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各式蔬果也都水灵灵的,舒腰展肢往上猛长,嘻嘻哈哈,你推我搡。
隔着雨帘,我依稀听到庄稼偷偷拔节的声响,听到它们情人般的梦呓;我听到庄户人高一声低一声的乡音土韵,在生机勃勃的庄稼间荡漾开来。牛毛细雨中,偶有身披蓑衣的农人,在青郁麦田里耕种。这绿意连成一片,轻盈而湿润,绿得那么酣畅透彻。
谷雨时节,花儿争先恐后地开放。“花开时节动京城”,游人赏牡丹尤盛;白玉兰也开了,灵动如白鸽,振翅欲飞;琼花如盘,风姿绰约;路旁的迎春、南天竹、连翘花也含苞待放了……花儿们前仆后继地张扬着美丽,枯萎的才掉下,新的骨朵又打开了。漫山遍野闹红弄绿,蜂舞蝶绕,莺歌燕语,只为了把这个锦绣春天演绎到极致。一场盛放,数以百计的花朵被数以千计的叶子所取代,一切进行得毫无声息。新叶胜花,它们才是下一个季节的主角。
“谷雨前后,栽瓜种豆。”乡村里到处是农人忙碌的身影。有的把犁挥鞭,吆喝牛儿犁地;有的埋头弓腰,移苗插秧;有的浇水施肥,加强春管春种。一颗颗种子被农人们虔诚地埋入土地,等待开花、结果、收获。从种到收,从春到秋,世间万事万物,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律,虽然并不轻松,但又顺理成章地走下去。再好的画家,也难以画出那种迷人的泥土馨香,那份岁月的安稳静好。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的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古色古香的茶铺里,已有新茶在卖。一杯谷雨茶在手,茶叶在水中载沉载浮,玲珑剔透,像塘中藻荇,汤色嫩绿澄清,温润如玉。一饮一品之间,举止优雅,神情悠然。听窗外潇潇雨声,品一杯清香馥郁的谷雨茶,那滋味恰似甘醇浓香的美酒,让人舌尖生津,怡然快慰。
谷雨时间在乡下,倚着木窗闲读,读到毕九歌的一首七绝:“芍药花残布谷啼,鸡闲犬卧闭疏篱。老农荷锸归来晚,共说南山雨一犁。”旧时岁月里的那些春日风光、乡间农事、蚕桑采葛,便在脑海中徐徐呈现。
谷雨是春天最后的乐章,更是一串从田野上长出的长诗。在布谷鸟的声声呼唤中,夏天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这绵绵如织的水乡谷雨,将岁月串连成无法分割的雨线,就如同我对故土田园的眷恋之情,永生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