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6期 本期3297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3-03-22

围绕“五个新”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政协系统落地落实


□黄仕军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这是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一新要求,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政协工作的前进方向,明确了新时期政协组织的使命任务。作为政协组织来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把握新要求、勇担新使命,在新时代发挥政协新优势,体现政协新作为,展示政协新形象。

  第一,贯彻新思想,开创新局面。政协作为政治组织,要把讲政治作为第一政治品格。要坚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真正做到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把准政治方向,强化政治责任,体现政治担当。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政协工作,发挥政协党组对政协工作的领导作用和各功能型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建引领,优化政治协商,强化民主监督,积极参政议政,努力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第二,落实新要求,担当新使命。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党的二十大对政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政协工作实际,探索政治协商程序化、民主监督常态化、参政议政制度化的有效形式,充分发挥建言咨政作用,动员和组织全体政协委员在落实新要求中担当助推新发展、服务新领域的使命任务,展示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新风貌。

  第三,助推新发展,作出新贡献。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民生是第一情怀,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扣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紧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凝聚共识,集聚智慧,汇聚力量。重点搭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委员在线”“委员示范”“委员展示”等履职平台,发挥政协委员联系广泛的优势,动员和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等各个领域发挥作用,体现价值。

  第四,培育新观念,着力新探索。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方法,才能闯出新路、再创新绩。要探索建立以“点题协商”为创新点、“提案协商”为关键点、“专题协商”为支撑点、“院坝协商”为突破点的立体协商机制,创新推进政治协商工作;要探索建立以“提案监督+评议监督+视察监督+联动监督”为主要内容的立体监督体系,坚持计划监督与点题监督相结合、定期监督与随机监督相结合、专项监督与联动监督相结合、视察监督与评议监督相结合、委员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五个结合”监督机制,常态化推进民主监督工作;要深化落实服务委员“五个一”行动,创造性推进委员联系和服务工作,激发委员履职活力;要探索建立以线索预审、立案复审、办理联审为主要内容的提案工作“三审”机制,创新推进提案工作;要探索建立以健全党的组织、优化党建活动、激发队伍活力、保持队伍纯洁为主要内容的政协党建工作机制,以党建工作引领履职工作,以党建成效提升履职成效。

  第五,增强新本领,树立新形象。围绕打造“书香政协”的要求,探索建立政协委员日学一篇、月读一书、季写一文、年学一技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学习制度,构建委员公共阅读空间和技能传播空间,在全体政协委员中常态化开展读书学习活动,搭建学习平台,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成效,营造“书香政协”氛围;围绕打造“活力政协”的要求,以“五个全员”为载体(全员学习强素质、全员协商助发展、全员服务树形象、全员参与促振兴、全员展示展风采),创新委员履职平台,拓宽委员履职渠道,改进委员履职评价机制,优化委员履职绩效展现方式,进一步激发委员履职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委员履职成效;围绕打造“智慧政协”的要求,以建立“政协智库”为载体,进一步发挥聚才聚智聚力作用,提升参政议政辅政能力;围绕打造“和谐政协”的要求,开展以组织“三联”、委员“三帮”、履职“三聚”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帮三聚”党建主题活动,夯实党建基础,丰富党建活动,增强政协合力;围绕打造“廉洁政协”的要求,强化第一责任人责任、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建立风险定期研判、分级定期约谈、制度定期学习、问题定期排查“四个定期”制度,明确“十个不准”要求(不乱作乱为、不乱玩乱耍、不乱教乱学、不乱收乱送、不乱领乱发、不乱吃乱喝、不乱评乱议、不乱传乱转、不乱听乱信、不乱点乱赞),以教育引导为主,风险防范为要,紧盯风险点,筑牢防火墙,确保政协干部遵规守纪、政协委员廉洁履职、政协系统风清气正。


(作者系印江自治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