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朵金花汇巾帼力量 铿锵奋进绽青春芳华
□本报记者 张健辉
摘要 :她们激扬巾帼之志、奉献巾帼之力、尽展巾帼风采;她们立足各自岗位,争创行业一流,激励广大妇女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她们用拼搏事迹勾勒出新时代奋斗女性的最美剪影,召唤广大妇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开拓进取,收获美丽人生。省政协委员、贵州苗疆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慧,黄平县政协委员、黔东南六源鲜绿色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太芝,黄平县政协委员、黄平县丰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易永玲,省侨联海外委员、中东阿联酋贵州商会会长徐洁,贵州飞虎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总经理路静,这5位女性企业家被誉为黄平县的“五朵金花”。
新时代为巾帼竞展芳华提供了无比广阔的舞台,为巾帼建功立业创造了无比丰富的机遇,让她们在追梦圆梦中展现“能顶半边天”的别样风采,在拼搏奋斗中书写“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华章。
值此“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谨以五朵金花——五位女性企业家的事迹致敬我们身边那些了不起的女性力量。
金花绽放在旅游业复苏的春天
初见路静,是在黄平县旧州古镇一栋商会的古宅里,彼时的路静正在清洗庭院,中式庭院的木墙壁,挂满了世界各国飞行爱好者和游客的合照,密密麻麻的合照在静谧的朦胧烟雨中,诉说着这座古宅宾客盈门的过往。
“三年前,这间古宅是我公司用来存放超轻型飞机,以及接待飞行爱好者和游客的地方,那时候古宅的客房总是供不应求。”回忆疫情发生前门庭若市的景象,贵州飞虎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总经理路静感慨地说。
三年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旅游业经历了不小的冲击,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一直不断下降,甚至出现了停摆的情况,路静的通航公司也不例外。
“三年,村里无人居住的木屋都腐朽了,但这间古宅和机场庄园却不见蒙尘。”公司清洁工刘月明告诉记者,跟随路静几年来,她深知路静这枝“铿锵玫瑰”不会任由她的心血蒙尘颓废。三年未蒙尘,三年含苞待放、蓄势待发。
“裁员,减薪。”疫情期间企业大规模裁员减薪的消息上了热搜,失业和“半失业”成为许多工作者共同的忧虑。
“路静是一位令我敬佩的企业家。”贵州飞虎通用航空公司副总经理李国鑫感慨道。公司有着许多残疾员工,在疫情最艰难、公司最艰难的时期,他们却可以领到跟普通员工一样的足额薪资。残疾员工工作效率不高,甚至偶尔会出现失误,李国鑫做为直接管理人员数次想清退他们,但无一例外都被路静拦了下来。
“明明同样的薪水,在本地可以招到健全人,甚至专业的工人,路姐却不曾更替他们当中任何一位,她宁肯自己吃亏也不肯让工人吃亏。”李国鑫告诉记者,三年来路静不闲置任何一处产业,也不抛弃任何一位员工,但纵使负重前行,亦未曾见她低下头。
三年蓄势待发。
再见路静,是在“飞虎队营地”庄园里,她正与食品加工企业的杨秀芝总经理洽谈合作事宜。与路静漫步庄园,晴朗的阳光映射在刚清理过的飞机跑道,映照在鳞次栉比的旅馆小屋上,熠熠生辉的营地,是路静为旅游业复苏细心做的准备。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旅游市场交出了一份三年以来最好的成绩单。暖春将至,更多消费潜力静待释放,黄平县旅游行业也将迎来暖春。
三年冰封未能折戟铿锵玫瑰,蓄势待发之际,路静对全省妇女姊妹寄语道:“幸福是等不来的,我们也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野菜变身财富金花惠泽村民
初识程太芝,是耳闻。
“感谢程太芝,她的计划好。设计有棚子,我们来摘菜。摘的是野菜,七八种野菜。样样是好菜,发全国各地……”来自黔东南六源鲜公司野菜基地的工人潘世英和杨再碧以一曲自编苗族飞歌合唱,道出对黄平县政协委员、黔东南六源鲜绿色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太芝的感激之情。
在位于黄平县旧州镇川心村的野菜基地,像潘世英和杨再碧一样在基地务工的工人还有许多,花甲古稀之年的他们大多世居于此。曾经居家务农时,他们年收入除去自留粮,仅剩2000元左右。
2万元,这是现如今村民流转土地并到基地种菜的最低年收入。程太芝的野菜基地,优先聘用当地低保户、脱贫户、退伍军人,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将农户收益和产出效益挂钩,吸纳了周边大量群众就业,仅2022年就有1.5万余人次到基地务工。
2020年发放307万元工人薪资,2021年发放318万元,2022年达到357万元。三年来,基地给村民发放的薪水不断上涨,为他们在家门口提供了一份收入可观“务农老活”。
野菜种植虽说是“务农老活”,但程太芝的野菜种植可谓“老活新整”。现代化的蔬菜大棚,完善的排灌沟渠、道路系统、育苗设施、肥水一体化、冷链物流,加之每年投入30万元的系统化野菜种植技术培训,以及贵州农科院的鼎力支持,让这里成为全省知名的野菜种植示范基地。作为贵州野菜种植的典范,这里不仅是全省野生蔬菜和香细菜观摩推进会暨蔬菜产业充电培训班选址地,同时也是大湾区菜篮子工程蔬菜供应优秀基地。如今,总投资2000余万元的基地,野菜年产值已达3000余万元。
再识程太芝,是目睹。
那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访谈,在座的是黄平县各村寨合作社的负责人,当地群众称他们为“折耳根老大”“糯小米老大”“辣椒老大”,而程太芝则是他们的“大姐大”。
“作为委员企业家,尤其是女性委员企业家,程太芝在全省树立了成功的野菜产业标杆,树立了乡村振兴创业典范,带动众多农产品销往市场,是黄平县乡村产业发展上不可多得的巾帼力量!”黄平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给程太芝评价很高。
数年来,身为政协委员和企业家,程太芝一岗双责,积极投身“万企帮万村”行动,并通过电商平台、东西部合作对接等形式,利用在餐饮业的资源优势和农村合作社的资源优势,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黄平县绿色优质农产品,大力推动“黔货出山”。
“以野菜为亮点,以餐饮为载体,以康养为核心,以社会责任为义务。”这是程太芝一直所坚持的企业理念。
除了明晰的企业理念,程太芝还有着明晰的人生理念。她认为,女性对家庭和社会更应保持乐观、勤劳、坚韧的品质,才能撑起家庭,给孩子树立榜样,“既然有幸让我们做了女人,就让我们与时俱进,做不一样的女人,活成一道光!”
深山里的金花捧出最香醇的蜜糖
循着地图指引,穿过延绵数里的山谷,谷中繁花似锦、姹紫嫣红。这里是黄平县上塘镇的“甜蜜谷”,是贵州苗疆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蜜源植物种植基地。
山谷尽头,道路攀升,沿途是错落有致的蜂箱,花香与蜂声在此汇聚,正酝酿醇醇甜蜜,公司的蜜蜂养殖基地坐落于此。
道路尽头,是一栋科研所与数栋生产车间,花与蜂的奇遇在这里创造出“甜蜜产业”,形成了原生态蜂蜜、蜂蜜面膜、蜂蜡、蜂蜜保健品、蜂蜜美容护肤品等众多产品,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成立于2018年5月的贵州苗疆蜂业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上塘镇永爱村,是一家集蜜蜂养殖、蜂种繁育供应、蜂蜜销售、蜂产品研发,养蜂设施供应、养蜂技术培训及咨询服务、蜜源植物种植、蜂蜜保健品开发、蜂疗技术研发及应用、蜂蜡加工等养蜂产业化发展的一家科技型实体企业。公司董事长张晓慧告诉记者:“公司深知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以人才为基础,以科研为突破,不断创新发展蜂蜜产业,打造蜂蜜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
在掌握核心竞争力,努力拓宽企业市场的同时,张晓慧始终不忘初心,反哺家乡。“采集甜蜜,回馈故土,青山绿水,共同致富。”这16个字是张晓慧开办企业的初衷,她深知,只有与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不忘初心,才能有始有终。
至今年,苗疆蜂业公司利益联结2800多人,2019年至2021年,公司共给当地农户分红101.3万元。解决困难群众稳定就业15人,灵活就业300多人,人均收入4500元。2018年企业被授予“黄平县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称号,2022年被授予“贵州省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称号,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甜蜜”企业。
伴随企业一路壮大,张晓慧的创业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出生在农村的她,求学之路如山坳般崎岖,从医务工作者一路攻读至行政管理再到开创蜂业,抉择的艰难、心路的艰辛、找到根后的安稳与踏实,让张晓慧感慨颇深。
值此妇女节,张晓慧对全省妇女寄语道:“愿每一名女性都沐浴在阳光下,如花在野,温柔热烈!”
民族手工技艺金花让群众增收致富
回到家乡创业,对于易永玲而言并非无奈之举,而是一次重新出发。
现任丰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鹏程花卉有限公司负责人的易永玲,放弃了广州加亮化工区域经理一职回乡创业。如今在桃子冲花卉基地,总能遇见一位穿着户外冲锋衣,一身泥土气的精干女性。
通过进一步地深入走访,记者了解到,回乡之初,易永玲发现很多搬迁户亻革家妇女都有着精湛的蜡染技艺,但这项宝贵的技艺没有变成商品,没能产生经济效益,令人惋惜。家乡情结浓厚的她随即成立丰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和众多勤劳的亻革家妇女一道努力下,黄平县开创出了“培训+就业+管理”“订单+公司+绣娘”等多种利益链接模式,让200余名亻革家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月收入达到1500-3000元。
“现在亻革家妇女都纷纷走出家门就业,特别是在扶贫安置点,亻革家男人们也一个个积极主动起来,‘生怕落后,拖了后腿’。”易永玲谈笑道。
通过更深入的交谈记者得知,为带动更多群众致富,授当地群众以渔,易永玲计划发展一项“劳动密集型”覆盖面更宽的产业项目。2020年,她注册成立贵州鹏程花卉有限公司,将“服务三农,助推脱贫,建立且兰品牌,让且兰之花开遍祖国”作为公司发展理念。
公司成立以来,累计建成总面积约为87.6亩的花卉种植基地,建成单体插地棚62个。翻开花名册,可以看到,公司吸纳就业人员达41人,其中困难群众30人。企业每年支付民工工资超30万元,累计支付村级集体经济19.8万元。因贡献突出,公司获评“就业扶贫车间”“青年乡村振兴创业示范基地”等殊荣。
不久前,易永玲被评为贵州省“三八红旗手”。不喜欢上领奖台的她依旧是衣着朴素、一身泥土气息。易永玲说:“我更想在花间地头,与好姐妹们一起干活,也希望全省妇女能如花一般美丽,如花一般不断向阳生长!”
香飘海外的金花让外界见识贵州之美
阿联酋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名誉会长、阿联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中东阿联酋贵州商会会长……在徐洁诸多的头衔中,让她最在意的“头衔”还是“苗乡人”。
这位常年在海外打拼的苗家阿姊,身兼阿联酋沃福食品贸易公司、贵州中阿投资贸易公司、伊朗沃福劳保用品科技厂等数个公司董事长,但说起她最看重的职务,却是贵州省侨联海外委员。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家乡始终是心中最柔软的牵挂。身为在海外创业的苗族政协委员,多年来,她热心公益,一直致力于在海外讲好祖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苗乡好声音,为推动中阿两国关系及两国企业的经贸合作而努力牵线搭桥。为了使贵州的农副产品与世界接轨,实现“黔货出海”的战略目标,徐洁“集侨智、借侨力”,成立了贵州中阿投资贸易公司,致力于将贵州本土的农副产品、茶叶、银饰、蜡染等特色产品带出大山带到海外。
“侨商在贵州享受发展红利的同时,也肩负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助推贵州市场加速与国际对接。”近日,徐洁在2023海外侨胞贵州行活动中说道,对海内外经济形势的深刻了解,是广大侨商的优势。伴随在黔侨企的发展,贵州造、贵州品牌正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徐洁告诉记者,中东阿联酋贵州商会将继续以“黔货出海”为契机,将中国各地区的农优产品引入中东市场,为中国农优产品出海赋能。徐洁又说道:“‘妇女能撑半边天’这句话,在海外的华人圈也是广为流传,希望我们妇女能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做新女性、展新风采!”
路静
程太芝
张晓慧
易永玲
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