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9期 本期3194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8-27

生态保护铺展美丽中国大美画卷

□张全林


  生态兴则文明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大步前进,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不断增强。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一个理念问题,更是一个发展能力问题。强调不搞大开发,并不是不搞开发,而是不能搞破坏性开发,本质上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去年,长江流域水质优良国控断面比例达97.1%,而沿江11省市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却从2015年的45.1%提高到46.6%。这说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完全可以“和平共处”、相互促进。保护不误发展,发展反哺保护,反映出生态环境建设能力的显著提高。

  企业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对生态文明的损害,在很大程度上与一些企业的发展有关,保护生态文明也要靠企业觉醒。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已转化为大多数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位于湖北宜昌市长江边上的兴发集团,2018年以来投资数十亿元,推进工艺改进和环保提升,综合排放削减30%,“四废”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甘肃张掖祁连山北麓的中农发山丹马场,几年来改良退化草原近27万亩,植被覆盖度已达97.6%。全国涌现出一大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成为改善生态环境的强大支撑力。

  循环经济成为环境保护加分项。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把循环经济这篇文章做精彩,积极推动产业流程、技术、工艺创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头戏。党的十八大以来,着力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增长增添了绿色新动能。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使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2020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约26%,废钢、废纸利用量分别达到约2.6亿吨、5490万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450万吨。循环低碳,变废为宝,是当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可以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让发展充满“绿意”。

  降碳减碳为生态环境改善助跑。实现“双碳”目标,既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借助新技术发展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开发推广应用清洁能源,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为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强大正能量。在顶层设计上,积极构建有利于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从产业到市场,正朝着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稳步迈进。今天的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单位GDP能耗比2014年累计降低20%。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加强,全社会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绿水青山越来越美,金山银山越做越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向世界展现的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