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3174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7-22

“12345”工作法破解“两个薄弱”


——镇远县政协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工作纪实


□涂芳娟


  近年来,镇远县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解决“两个薄弱”问题作为补齐政协工作短板弱项的关键抓手,积极探索“12345”工作法,着力加强委员服务管理,进一步激发委员履职活力,紧紧围绕大局建言献策,把握民心民意,更好凝聚共识,推进政协工作提质增效,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泛汇聚智慧和力量。


抓实1个基础 提升履职能力

  县政协坚持把学习培训作为提高政协委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的重要途径,着力提升委员综合素质和参政议政水平。

  示范引领带动学。建立“主席会议成员带动机关干部学、政协常委带动委员学、党员委员带动非党委员学”机制,实现政协委员、政协参加单位、政协工作者学习“无死角”。

  专题培训集中学。制定《县政协委员学习培训计划》,将政协委员培训纳入县委党校干部培训统一规划,力求做到学习培训全覆盖,一届任期内为每位委员至少提供一次培训机会。在县政协全会期间,邀请省、州专家为新任委员授课,普及了解“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在县政协常委会议上,邀请党校教师为常委们“充电”“加餐”;今年6月,邀请县政协委员汪蓉到县政协机关作“干部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专题讲座,为机关干部缓解自身压力、做好人际沟通提供有效方法。

  “书香政协”常态学。启动开展“书香政协”活动,引导委员通过读书坚定方向、增进共识、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着力打造“书香政协·我爱镇远”品牌,以讲好“一个镇远故事、一个景区景点、一个镇远人物”为切入点,13个界别为推荐主体,每月推荐1-2名委员进行集中分享,“书香政协”推动“书香镇远”迈上新台阶。目前,已组织读书活动2期,参加委员60余人,11名委员进行读书分享。


搭建2个平台 推动履职延伸

  县政协把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作为破解基层基础薄弱、加强基层工作力量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搭建乡镇政协委员联络委。为进一步延伸政协工作触角,换届时,在每个乡镇安排3名以上政协委员(其中1名为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具体负责政协联络委工作),确保政协协商在基层有人员、有阵地;并固定每月的一天为“委员接待日”,让群众感到政协委员就在身边,让委员在服务群众中增强使命感、获得感、成就感。

  搭建村级议事室。以“院坝协商”为契机,本着“不建机构建机制”原则,在有条件的村建立村级“院坝协商”议事室,161名政协委员分片联系乡镇和村,着力打通政协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目前,12个乡镇政协委员联络委和19个村级议事室共接待群众165人次,收到意见建议23条,开展“院坝协商”9次,推动完善村规民约7条。


规范3个环节 力促履职精准

  县政协注重发挥委员在参政议政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拓宽履职渠道,推动委员精准履职。

  规范拓宽履职渠道。通过建立“委员之声”微信群、政协常委微信群,开通“镇远政协”微信公众号等,搭建专委会、委员界别活动组以及其他委员之间互动交流平台,引导委员时刻关心关注民生,真心为民代言。换届以来,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意见建议87条,一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如,针对何长春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民宿业管理》提案,县政协围绕全县民宿业发展开展视察调研,为推动全县民宿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5条。

  规范丰富履职载体。为破解“年委员”“季常委”问题,依托专题协商会、对口协商会、大会发言等,组织委员开展各类专题调研、知情视察和学习考察,确保每个委员每年视察活动不少于1次,参加界别活动不少于2次。

 规范精选履职主题。印发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目录,帮助委员更好地找准履职的立足点和落脚点。近年来,聚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协商、调研视察,形成高质量调研视察报告67篇。如,新型城镇化建设、旅游产业发展、养老事业发展、乡镇供水工程及饮用水源保护、城乡垃圾处理、易地生态扶贫搬迁等调研视察报告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采纳,有效推动了相关工作高质量发展。


优化4项机制 激发履职活力

  县政协本着“优化机制比增设机构更重要”的原则,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激发委员履职活力。

  健全委员联系沟通机制。在“全员联系”的基础上,制定“县政协班子成员联系界别、专委会联系界别”“政协常委联系委员”“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工作机制,畅通上下联系渠道,增强委员归属感,提高工作整体性和联动性。目前,161名委员实现联系“全覆盖”。通过走访联系,引导政协委员下沉一线,参与前线指挥、医疗救治、卡点执勤、志愿服务、捐资助学等,委员企业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00余万元,委员个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0余万元。

  建立健全委员管理机制。出台《县政协委员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县政协委员届中免职、辞职、增补方式和程序的意见》等制度文件,切实加强政协委员动态管理,进一步规范委员参加政协活动的行为,更好地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推进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健全委员考核机制。制定《县政协委员履职考核办法》,对委员履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实行动态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入委员履职档案。每年年终,由县政协办公室会同各专委对每一位委员履行职责、岗位建功等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在全会预备会上进行通报,并作为奖惩依据。

  建立委员激励机制。制定《优秀政协委员评比表彰办法》《优秀提案和提案办理工作先进单位评选表彰办法》,对履职积极性高、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委员,县政协积极向县委和组织部门推荐考察、提拔使用;对符合条件的优先提名为下一届政协委员,让政协委员在政治上有奔头,政协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


依托“5个一” 提升履职成效

  “5个一”:即明确委员“每年撰写一份提案、参加一次视察调研、反映一条社情民意、联系一户群众、办一件好事”,着力提升委员履职成效。如,代轩章委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带头规模种植舞阳红桃基础上,带动群众发展红桃种植800亩,免费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苗木支持等,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为群众办实事,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能力建设是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我们将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律、重品行’要求,着力打造一支能在社会树形象、能为群众解难题、能为发展建功勋的政协委员队伍,切实承担起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使命,干出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样子。”县政协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