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蔚为大观的世界
——国家博物馆陈履生带你感悟博物馆的力量
编者按: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eums)。国际博协指出,21世纪的博物馆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影响力,它们可以将世界变得更美好。
中国国家博物馆前副馆长陈履生,作为国内著名的博物馆专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建设和管理,推动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他曾探访过全世界370多座博物馆、美术馆,在国际博物馆日之际,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游历他心中最美、最有特色的6座博物馆吧。
陈履生,2011年至2016年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现任中国科技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博物馆馆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造型艺术委员会主任,吉林艺术学院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所所长。兼任南京艺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湖北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写在前面的话
“博物馆”一词由来已久。公元前280年,古埃及的亚历山大博物馆就称“Museum”(博物馆),但牛津大学的阿什莫林博物馆,实现了博物馆学上真正意义的从私有到共享,是世界最早的公共博物馆,这对于博物馆发展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
博物馆作为文明社会中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在近代历史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博物馆,相对而言基础薄弱,博物馆发展如何与国家文化传统相融和,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公众对于博物馆认知的提升,社会对博物馆重视程度的提高,与过去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近十年来,博物馆在各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省市博物馆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仅仅建馆还不够,博物馆在城市中的地位和影响需要很多专业知识方面来支撑。
博物馆的强大要有基础保障。这个“基础”,说到底,就是馆藏。没有一流馆藏的博物馆,很难成为一流博物馆。而馆藏的集聚和扩展,需几代人的累积,数百年的努力。中国有辽阔地域和悠久历史,不同地域都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如何把属于自己的文化资源挖掘出来,展现出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不可比的文化内容,对当代中国博物馆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
在世界博物馆的体系中,有很多各有特点的博物馆,或在形式、或在专业方面都有不俗的影响力。走进这些博物馆,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博物馆的力量”,以及在其中,也许能够找到未来中国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方向。
1英国约克国家铁路博物馆
作为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发源地,英国当之无愧地拥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铁路博物馆。约克国家铁路博物馆作为英国三大科学博物馆之一,曾获2001年欧洲最佳博物馆称号。
国家铁路博物馆在三个共占地120多亩的大型展厅之内,存放和展出了超过万件铁路与社会、历史、科技、工业等发展相关的不同展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大概是“车轮上的宫殿”皇家火车沙龙系列展品,包括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早期的火车,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使用的皇家火车,此外还有1846年制造的弗内斯铁路3号“红鼻子号”蒸汽火车,以及更现代的快速客运蒸汽机车“伦敦和东北铁路A3型4472号苏格兰飞人号”火车(2004年收藏品),“马拉德号”蒸汽火车、“汉密尔顿公爵夫人号”蒸汽火车等。博物馆内还有一辆KF1型蒸汽机车KF1-7,它是中国政府在1981年赠送给英国国家铁路博物馆的礼物,由我国机械工程专家应尚才组织设计,肯尼斯·康德黎担任技术顾问。
英国国家铁路博物馆讲述了英国铁路运输的故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它是英国同类博物馆中最大的,也是世界最大的铁路博物馆之一,每年吸引几百万游客前来参观,是真正的火车王国以及火车艺术的殿堂。
2瑞典VASA沉船博物馆
一艘船一个博物馆——围绕一艘沉船来办博物馆无疑是相当有难度的。
说到沉船,最著名的除了至今还葬在大海中的泰坦尼克号,就属瑞典的“瓦萨”号战舰了。它是世界上第一批风帆炮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炮舰,也是现存唯一的一艘17世纪的大船。可以说,这一以瑞典国王的姓来命名的17世纪的船业巨无霸,充满了可以叙说的故事——沉船的历史,沉船的规模,沉船的建造,沉船的原因,以及打捞、保护、建馆的过程等等,都是构成博物馆的重要内容。用博物馆的方式来建立起这样一种水下考古与当下的联系,及体现对水下文物的保护,这正是这座特别的博物馆所呈现给人们的专业精神和专业水平。
瓦萨沉船博物馆选址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动物园岛边的玛丽造船厂,是在1879年的旧船坞的基础上建设。这座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的建筑,在1992年被提名为瑞典木建筑奖。走进博物馆,可以看到瓦萨号巨大的船身静静伫立在5层楼高、湿气沉重的博物馆内,另有9间展览室环绕在瓦萨号两旁,透过这些原物重现的展览,宛如走进17世纪的航海生活里;此外,还有电脑及影像导览,帮助游客了解瓦萨号的古往今来。
3美国拉斯维加斯黑帮博物馆
创建于2012年的黑帮博物馆,是美国目前唯一家专门展示有组织犯罪历史及执法历程的博物馆。它所在的大楼正是建成于1933年的前联邦法院及邮局。回望过去,犯罪与执法的斗争从未停止,而黑帮博物馆分别从这两个对立的角度,为所有人阐释了有关美国梦的另一面。
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当年黑帮所用的枪支弹药,看到很多平常所见不到的武器,人们也可以看到被缴获的那些犯罪的赃款,以及由这些具体的内容所构成的一个又一个犯罪的事实。这种博物馆用事实来说话、用物证来阐明黑帮对于社会危害的方式,表现出了博物馆特殊的功能性。而博物馆灰色和黑色的主色调,营造了一个非常压抑的参观氛围。因此,当观众走出黑帮博物馆,看到外面明朗的天空以及一个现代化城市面貌的时候,会不禁感叹这座城市中的博物馆给予我们的是什么。
应该注意的是,在社会的发展中,黑帮的消减以及它对社会的危害方式的转移,都有可能变成一种新的态势,黑帮博物馆所揭示的正是在这样一种关联性中、在发展中的许多的问题。拉斯维加斯前市长古德曼曾说:“让我们诚实点吧,黑帮不仅仅是传奇,而是事实,这让我们区别于其他城市。”
4柬埔寨金边国家博物馆
柬埔寨金边国家博物馆于1920年开馆。这座博物馆独具国家特点和民族特色,可以说是目前我见到的国家博物馆中建筑最有特点的——所有的门窗都没有玻璃,自然清新。与外面相连的窗上虽有栅栏可以挡人,但雀鸟却可以自由的飞翔和栖息。
这是一座生态博物馆,自然清新,陈旧中透露出历史的骄傲,不分展厅,没有护栏,尊崇感来自文化的自信、随遇,哪怕是气温和湿度,一切都来自于高棉艺术的魅力。在这座博物馆中,甚至可见当地人烧香拜佛,这在别处的博物馆是几乎不可能的。博物馆中见到明火也算是对禁忌的挑战,但在这里,好像一切都很自然——博物馆的禁忌难以超越对文化和习俗的尊重,这种来自于自然的文化生态,正是他的价值观之所在。
金边博物馆是世界上收藏高棉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博物馆之一,主要致力于柬埔寨文化和艺术遗产的保护、收藏、宣传、修复以及传承。目前该馆约有15000件藏品,跨越了不同的历史时期。
5荷兰海牙莫里茨皇家博物馆
位于海牙国会大厦一角的莫里茨皇家博物馆,虽然不大,却是荷兰最有看头的博物馆之一,与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和鹿特丹博伊曼斯·范伯宁恩美术馆,并称荷兰“三大美术馆”。
莫里茨皇家博物馆里收藏了17世纪绘画作品的精品之作,包括维米尔、鲁本斯、伦勃朗等人的作品。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代尔夫特的眺望》以及伦勃朗的《杜尔普医生的解剖学课》这样国宝级的绘画作品都是其藏品之一。其中,《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更是馆里永不外展的一幅作品,只有到这里才能一睹这幅画的真迹。
除了这些国宝级的展品,馆内也会长期展出15-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的人物、风景、风俗和生活。这些荷兰黄金时期的画作也反映了当时荷兰辉煌的历史。因此有人说,“莫里茨皇家博物馆是最伟大的博物馆中最小的一个,也是最小的博物馆中最伟大的。”
6中国常州油灯博物馆
油灯,凝聚着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核心内容的载体:流传千年的诗、文、书、画都是油灯下的产物。在全世界各国的文化中,油灯文化非常具有独特性。油灯虽小,作为一种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器具,也反映了社会文化中许多独特的内容,散发着人类最古朴文明的韵味。
位于常州的油灯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专门陈列油灯的博物馆。油灯博物馆目前甄选展出的藏品有两千多件,范围包括了自原始社会以来各时期的藏品。虽然其中没有像“长信宫灯”那样的文物,但是那些各种材质、各民族地区以及造型特殊的民间灯具,则弥补了宫廷灯具在审美上的不足,充分体现了民间收藏的特色。每个朝代中独具特色的油灯作品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它们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文化、科技、智慧、风尚、技艺等等,以及其中含藏的独特的历史气息和民族记忆。
在油灯博物馆,除了常规的展柜摆放式之外,观众还可以抬头仰望那些挂在博物馆天花板上“灯芯长明”的油灯。这些灯如同繁星,不仅照亮了油灯博物馆,也仿佛照亮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