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76期 本期3120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4-14

“中国布依第一村”,民族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李海培 令狐荣骏

 

  贵州是布依族大省,人口占了全国布依族总人口的97%以上。

  贵州的布依族主要分布在黔南、黔西南,以及安顺、关岭、紫云等地,在贵阳市也分布着10余万布依族人民,六盘水以及毕节也有部分布依族聚居。

  布依族居住的地方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其中有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花溪、驰名中外的黄果树大瀑布、安顺“龙宫”、兴义“马岭峡谷”、关岭“花江大峡谷”、荔波“小七孔、樟江大峡谷”、镇宁的“犀牛洞”、平塘“藏字石”、贞丰“三岔河、双乳峰”、清镇的“红枫湖、百花湖”、普定的“夜郎湖”、长顺“杜鹃湖”、安龙的“招提”等等,都是布依人民聚居的地方。布依人常常几十户、上百户聚族而居,村寨依山临水,村前田畴纵横。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无数中外友人和旅游者前来考察观光。其中,六枝特区的月亮河村被誉为“中国第一布依村”,在这里,能体验到最浓郁的布依风情。随着贵州经济和交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正走进月亮河村,在这里感受传统民族村寨的蜕变。

  月亮河村位于陇脚乡政府驻地西北部。月亮河横贯全村9个村民组,自东向西经中寨乡进入晴隆境内汇入北盘江,形成“东水西流”的独特地貌。布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7%,森林覆盖率达68%。行走在月亮河村,具有布依民居特色的民居依山而建,层层梯田环绕山坡,清凉甘甜的山泉水从半坡涌出,清澈的月亮河绕龙山而过,山川大地充满灵气。

  走进月亮河村,干净整洁的道路和庭院让人心情舒畅。村寨里,墙上是极具布依特色的夸张变形的耕作、弹琴、敲铜鼓等壁画;公路旁的石块上则刻有尚俭、包容、厚德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村口石碑上镌有平安和谐村的“八荣八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月亮河村布依文化浓郁,龙山上建有世界上最大的铜鼓和最长的布依文化长廊。每年一届的“六月六”布依风情节是月亮河沿岸的布依族重要传统节日,有过“小年”之称,布依族同胞们全部身着艳丽的民族盛装在龙山聚会。

  凡来到月亮河村龙山的游客,都能饮一眼泉水、游一座神山、观一条神龙、会一位神女、拜一棵神树、尝一枚神果、击一面神鼓、读一部天书、识一幅神图……

  “六月六”的活动内容包括布依龙送吉祥、祭祀神山神水、神火扫寨扫山、布依歌舞比赛、炒油团比赛、唢呐吹奏比赛、抛绣球、篝火狂欢等具有布依文化特色的文娱项目。欣赏了精彩的表演、参加了有趣的比赛之后,游客们还可以围坐在一起品尝布依风情十足的丰盛佳肴,饱眼福的同时满足口福。夜幕降临后,还有热闹的篝火晚会,暖暖的晚风,火红的篝火把“六月六”布依风情节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2014年,央视《文明密码》栏目组特别来到月亮河村,对“六月六”布依风情节进行了专题报道,吸引了中外游客慕名而来。

  2020年以来,因疫情防控的要求,月亮河村“六月六”布依风情节按下“暂停键”。但富裕起来的月亮河村村民仍然会每年自发来到龙山上自己编排节目,载歌载舞,尽情抒发脱贫攻坚给月亮河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纵情歌唱党的好政策。由月亮河村群众自发编排的《铜鼓舞》《樣么樣梭》《多情巧布依》《刺梨花开韵鼓情》《唢呐舞》《簸箕舞》《布依风情秀》等节目,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场文化与心灵的洗礼。

  近年来,月亮河村相继获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寨、贵州少数民族特色示范村寨、贵州省乡村旅游特色示范村、贵州省民俗文化型乡村振兴示范点等殊荣。同时,因其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完好,吸引了省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前来考察调研,月亮村成为中央民族大学、同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学习调研的基地之一。

  月亮村陇脚组的寨老韦开天一家,住在一栋400余平米的别墅型民居中,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曾被省林业厅授予“森林人家”称号。走进他家中,便看到整洁的厨房、干净的卫生间、宽敞的客厅、舒适的沙发、精美的茶具、惬意的凉台……。68岁的韦开天身体硬朗,笑着说现在政策好了,家里的6亩土地全部被公司流转,每年有一笔不菲流转费。但勤劳了一辈子的韦开天和老伴罗正芬还是闲不住,又租了3亩水田耕种。“今年是个丰收年,黄澄澄的稻谷堆满了房子的一楼。”他品着旱烟笑得开心。作为寨老,平时,谁家有什么小纠纷,都会来找他调解,无论亲疏,他一碗水端平,解决得人们心服口服。

  乡贤韦洪偿家座落在山腰上,一栋两层全木质结构的布依民居特色鲜明。两眼池塘分排木屋两端,池里有游来游去的观赏鱼,房前有瓜棚豆架和杨梅树,还有三角梅、月季花,屋后绿树成荫,林下有跑山鸡,仿佛世外桃源。韦洪偿热爱民族文化,性格耿直。他开民宿、办农家乐,随着到月亮河村休闲度假、体验民族风情的游客逐渐增多,收入逐渐增加,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韦洪偿还配合村里抢救和保护布依族非物质质文化遗产。《月亮河布依族五等装》《韦氏铜鼓十六调》获批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积极开展争取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摩经文化古籍》编译整理保护工作也在有序开展;下一步,《布依神龙制作工艺》《布依唢呐制作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保护工作即将开展。韦洪偿说,随着年纪大的老人一个个离世,很多少数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逐渐失传。在乡村振兴不断推进的同时,民族文化的抢救也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2021年9月,月亮河村荣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中宣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公布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布依文化亮点纷呈,月亮河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在不断增强。

  月亮升起的时候,月亮河村民族文化广场上燃起了篝火。天空仿佛被点亮般,游客们和村民们一起,手拉手围着篝火翩然起舞,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田园山水画。布依阿哥阿妹清脆嘹亮的歌声在山间回荡——

               月亮美,月亮亮。

               让我们一起奔小康。

               家乡美,家乡好。

               幸福日子哪里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