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艺术中的工笔与写意
徐飞,字阳舟,苗族 ,1965年7月生于贵州省长顺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聘研究员、贵州省画院特聘画师、贵州省人大书画院特聘画师、贵州省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师,“德艺双馨”青年画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文/图 徐飞
中国的绘画艺术体系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经过岁月的沉淀,体系越发的充实与丰富,绘画技巧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工笔与写意。两者既有区别,却又相得益彰,对我国国画艺术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工笔人物画中的写意性
在线条中的体现。在国画当中,以工笔人物画的线条最为体现写意性。人物画的作者一般着重对线条的使用,利用线条的特点来塑造人物形象,不会采用浓重的色彩来博人眼球。线条对于传统绘画而言是其基石所在。工笔画线条不仅能描绘出事物的外在形象,更能表现出绘画者的思想感情与绘画精神。在工笔画的绘画过程中,绘画者要依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墨色,进行软笔与硬笔的搭配、线条的勾画等等,以此来表达艺术。
在色彩中的体现。工笔画中色彩的使用大部分都是由绘画者来决定,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因为工笔画的色彩基本不受光影与背景的影响。但颜色要求与客观事物的形体颜色基本相似,可以不完全相同,而大范围必须是相似的。就我国而言,国画的用色中,都有其独特的意义,例如黄色,多数代表封建时期天子的颜色,以显示地位的崇高。因此,绘画中色彩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幅画的效果。绘画的后期着色中还可以弥补前期线条使用中的不足。
在构图中的体现。在国画绘画中,经营位置是决定工笔人物画画面构建与整体布局的方法,通过画面的层次结构感与艺术体现形式来完成创作。就工笔人物画来讲,经营位置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画面主题、重点人物形象、背景物品的摆放等等。简单来讲就是作者对作品意境的决断,通过画面构图的颜色、线条粗细、位置的改变等等体现出不同的意境。在工笔人物画中最为常见的构图方式就是散点透视,它的特点就是能够赋予画面足够的情感,并且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感,在主次分明的前提下体现出不同人物各自的特点。
工笔花鸟画中写意性的体现
意在笔先。“意”起于工笔花鸟画开始创作之初,绘画者要通过对整个画面的布局分析,来判断如何能够更好地表达出其中意境。换而言之,“意”亦可称之为立意,保证作品从开始到结束,都是表达的同一个主题,使读者在某种程度上领悟作者的用意。另外,绘画者在绘画之前要有充分的观察,要对绘画对象的特点做到了如指掌。例如,对鸟的绘画,要掌握鸟类的动态特征,这样才能使画出来的鸟更具有神韵。再比如,对于花的绘画,必须注意“点”的使用,要通过点将线与面相连接,这些“点”都要有各自的特点,如角度、大小等,变化的元素越多,画面就会越加的丰富。
物我合一。对于工笔花鸟画来说,其物象的主要对象就是植物和鸟类,创作期间绘画者将自己的思想意识与物象统一,通过绘画者自己对物象的了解,尽可能地将情感融入到作品当中。如此,工笔花鸟画最后呈现的作品往往就不再是简单的自然事物,更多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景象,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国画有着多种多样的绘画技巧,绘画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技巧抒发出自身不同的情感。中国国画作为传承上千年的民族瑰宝之一,其境界与技巧均有其独到之处,想要令绘画作品的内容更具有感染力,就要运用到不同技巧的工笔与写意,如此才能将绘画者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