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991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1-08-11

晚寨琵琶歌

 

□陈绍新

 

  侗族人民把由琵琶伴奏的歌曲叫作“琵琶歌”。在侗族,琵琶歌几乎在整个侗族地区流传,人人会弹琵琶,个个会唱琵琶歌。据说它的曲调有百种以上,分大调与小调,除有传统的曲调外,多为歌唱爱情的抒情歌,歌词也多是根据曲调临时自编。琵琶除随歌伴奏外,还可拨弹出引子和过门,这种即兴的弹奏,虽然可长可短,但优秀的琵琶手却能演奏出极其华丽而动人的过门和引子。

  多年来,我走南旅北,领略过江南水景乡音,吴侬软语;涉足过塞外苍山漠野,北疆风情。阅历日多,人渐沧桑,开始怀旧矣!尤其为我熟悉的晚寨琵琶的气息,更是悄然来袭。

  晚寨是山岭上的一个侗族村落,其独特的琵琶弹唱,我认为是黔东南一绝。有油路直达寨子,但我们把车子开到一个叫小桥的地方,步行溯溪而上,赏茂林泉喧,聆花鸟与共。当我们一路说笑走近花桥时,心追神往的琵琶调,忽地就徐徐缓缓而来。还来不及准备,就被那妙音浸透。仔细咂摸,像江南细雨,像石上流泉,又像雀舌酿纯的音符,身临其境立即陶醉其中。

  那是几个十七八岁的侗女,相聚在桥上弄琵琶。她们并不知道我们到来,依然自由又自信地述说着情窦初开的心事、一段年岁的喜怒哀乐。我们不忍打扰如此美妙的音乐,悄然注足聆听。但见她们身如清风摆柳,弦歌陶然,移步轻盈,若醒若醉。琵琶流泻的音调,缤纷而下,再滚落桥下流泉,惹得那一脉琤琮也有了几分醉意。

  琵歌是晚寨侗家生活的乐章,也是他们灵魂和精神的补剂。他们对人生、信仰、爱情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可以从他们行云流水般的弦歌中体悟,那细腻、婉转、缠绵的声调,俨然一颗心在向你娓娓叙述,浪漫情愫里更蕴涵着对生活本真的诠释。

  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沿袭着“以歌养心,以饭养身,以酒养神”,自耕、自织、自足的生活理念,以豪爽旷达的心态对待世间万物,总是予人一种仁智大度的印象。而晚寨琵琶调中的那一股子灵性则可以消蚀世俗予心的疲惫,融化红尘的忧伤、欲望,点亮灵魂的灯盏。在我沉浸在少女的琵琶歌声中,山岭上的寨子也有琶音舒缓流来。这和谐的交响,似乎也感动了山谷。那树、那水、那草、那鸟语、那花儿、那虫啼……此时读去,仿佛又多了几分诗情画意。

  上山去,曲折蜿蜒里茂林成荫,转过几个湾,突然眼前一亮。但见青瓦木屋人家、鼓楼,错落有序地排列在山岭,层次分明,古色古香。寨子不大,但流来琵琶独有的韵味,街巷里穿着独特服饰的女性,倚在木楼靠椅上绣花的姑娘,追逐嬉戏的孩子,还有清风与阳光暖意孵化的鸟鸣蝉啼……一切仿佛都在印证,这是一个民风纯朴,乡情浓郁的地方。富氧的空气,温暖的日照,微软的风息,侗女项链与银手圈的碰音,无疑都在演绎着高原山地的与众不同。它是不同于桃花源的,别一种农耕文化的世象,更是民族生活本真与自然融洽而彰显的诗意。走在这块琵琶歌浸润的土地上,我被我的每一点发现感动着。一颗久居城市而闭锁的心,一瞬间,悄然被唤醒。

  在这里放眼眺望,远山近岭层次分明,像历史老人泼在宣纸上的水墨。如浪如涛的峻岭崇山,起伏跌宕,茫无际涯,意象具象别有风流。独立地读,如饱经沧桑的哲人;整体地看,鬼斧神工的造化,自然是一幅传世之作。陶醉人的,还是琵琶弦的调子与侗女的声韵,那样的温柔徐缓,几乎把听者的情感也融化了。侗族琵琶歌的内涵,我还弄不清楚,尤其是那支《父母恩情》,演唱者那种虔诚感恩的神态,悠婉叙述的音调,为什么不知不觉间就把人引入一种意境。或许,这就是晚寨琵琶歌的艺术魅力吧!也正是因为它,1959年晚寨琵琶歌被推荐到北京中南海演唱,从此名闻遐尔,并在榕江、黎平、从江三县广为流传。

  岁月悠悠,当年进京演唱琵琶歌的侗女,已嫁作人妇,身为人母。健在的,满面沧桑;作古的,成了山坡上的一堆黄土。但她们口传心授,培养带动出来的后起琵琶歌手,依然传承着祖先的歌谣。吴家云是晚寨后起的一位琵琶歌手,在2006年左右,她在榕江庆丰宾馆楼的一家茶酒吧当歌手。她琵琶弹得好,歌也唱得好。当时,心情寂寞苦闷,便时常去品茶听歌。吴家云的琵琶演唱,确实是得了晚寨琵琶真传的。不仅琵琶味浓,那若即若离的音素,更让我感觉如沐浴在一串串江南细雨之中,有一份久违的亲切,也有一种回归从前的感动。不曾想几年以后,这位琵琶与歌喉俱佳的年轻歌手,嫁作他人妇,竟成了我的表弟媳。

  久居城市之人,或案牍劳神,或世事扰心,灵魂疲惫。入了侗寨,经受了琵琶歌的熏染,把大家疗养得神清气爽的,似乎谁也不愿离去。晚上借宿在一位吴姓老人家中,老人两子一女,女儿是年龄最小的,大约十八九岁,外出打工刚回来。老人告诉我,女儿琵琶弹得好,歌喉也圆润,在寨上是数一数二的。在我透露想请他女儿为我们演唱琵琶歌的想法时,老人很豪爽的答应了请求,他说相逢就是缘份。

  月亮翻过远山而来,鼓楼里,篝火初燃,火焰月色清风,诗意盎然。吴老的女儿以及她邀约的三个女子,身着盛装,怀抱琵琶,摇曳身影裙裾,弦歌悠悠踏来。近了,再近了,像瘦雨打击芭蕉叶,又像林深处虫与鸟的合声,那自然的风韵,一瞬间就勾起人的心跳,叫人意识微醺,美妙不可言。其实,任何美好的事物,近距离的接触,比远距离的猜想更容易影响人的灵魂。醉了,真的醉了,但不是人醉,是精神之醉。然而我明白,红尘世间,只有此时此刻原汁原味的东西,才是最好的宝贝。

  但愿晚寨琵琶歌,能够走出大山,走出黔东南,唱遍大江南北,唱响整个世界,陶醉所有世间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