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纸街71号“安龙革命历史陈列馆”的前世今生
□文/图 杨 煜
安龙县城草纸街71号,既是1935年4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安龙时,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住宿地,又是1950年2月“安龙会议”即云南省党政军领导班子宣布成立的旧址。近年来,经多方努力与持续打造,2015年3月,草纸街71号被贵州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安龙革命历史陈列馆”由此诞生。
一
1935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二师及中央军委纵队后梯队长征到达安龙县城,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在安龙县城草纸街71号住宿。4月21日,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随部队离开安龙,经兴义向云南方向进军,后巧渡金沙江,摆脱数十万国民党部队对中央红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实现了中央红军在川西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1945年,国民政府推行所谓的“宪政治国”,建立了安龙县参议会,县参议会征用位于草纸街71号的“两湖会馆”及周边土地修建了办公楼。1949年12月,安龙县城和平解放后,草纸街71号房产收归县人民政府所有,为安龙县兵役局、安龙县人民武装部驻地。
1950年1月至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在安龙会师。2月6日至13日,在安龙县城草纸街71号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共云南省委第一次会议,史称“安龙会议”。会议贯彻中央“团结第一、工作第二”等一系列指示,宣布成立中共云南省委员会,宋任穷任第一书记,陈赓任第二书记;成立了云南省军政委员会、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等云南省军政机构,撤销滇桂黔边纵队和中共滇桂黔边区委员会;讨论了《进入云南接管工作纲要(草案)》等文件,为顺利接管云南统一了思想,制定了进入和接管云南的大政方略。“安龙会议”的召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云南,接管和建设新云南作了重要的思想、组织和干部准备。
由于草纸街71号具有厚重的革命历史价值,近年来,在安龙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安龙县史志办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实地走访当年接待红军和解放军的农户,从众多高龄老人口中,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且还收集到红军和解放军当年留下的一些相关证物,从而证实了红军和解放军宿住安龙县草纸街71号的历史事实。安龙县草纸街71号已成为安龙县最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2009年5月,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将草纸街71号,以“安龙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名义命名为“黔西南州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经安龙县委、县政府研究,改草纸街71号“安龙县革命历史纪念馆”为“安龙革命历史陈列馆”。
2015年,经推荐、申报、初评、考核,贵州省委宣传部将草纸街71号,以“安龙县革命历史教育基地”命名为“贵州省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二
草纸街71号位于安龙县城老城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国民党安龙县参议会馆,解放后先后为安龙县兵役局、安龙县人民武装部办公用房。20世纪90年代,安龙县人民武装部搬迁到县城塔山,草纸街71号即为空置房屋。
草纸街71号申报成为黔西南州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安龙县委、县政府及相关单位先后多次在此举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会、学习会。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耿晓红等曾到此调研,此处已成为安龙县乃至黔西南州著名的红色革命遗迹。
2011年,安龙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安龙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为归口安龙县史志办公室管理的副科级事业单位,专门负责草纸街71号“安龙革命历史陈列馆”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在2011年3月17日安龙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通过的《安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专门对草纸街71号“安龙革命历史陈列馆”建设作了规划。按照规划,“安龙革命历史陈列馆”将在现址基础上,修建6个展区,即红军长征在安龙、毛泽东和朱德等中央领导行居、陈赓和四兵团在安龙暨“安龙会议”纪念室、“永和—龙广暴动”纪念室、安龙剿匪英烈室、安龙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2013年6月20日,安龙县利用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的契机,在草纸街71号举行了“安龙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中共安龙县委党校 安龙县行政学校教学科研基地”“安龙县党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2014年3月19日,安龙县委在草纸街71号举行了“安龙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地”揭牌仪式。
2014年1月,兴义军分区党委批复同意将草纸街71号房屋及土地使用权,划归安龙县政府管理。同年3月19日,安龙县利用县委常委会群众路线教育“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系列活动之一“重走长征路、坚定理想信念”主题实践活动举行之际,在草纸街71号举行“安龙县人武部原营区(草纸街71号)交接仪式”。在交接仪式上,宣读了兴义军分区《关于安龙人武部老营区使用权转让的批复》,签订了《县人武部原营区(草纸街71号)移交协议》,当场移交了草纸街71号的相关证件及文书,标志着由军队管理使用的草纸街71号正式移交给安龙县政府管理和使用。草纸街71号实现了军转民,对进一步做大做强安龙县历史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安龙革命历史陈列馆”建设条件日趋成熟。
三
草纸街71号房屋由于年久失修,瓦面、椽皮、檩子等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为将草纸街71号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自2014年3月19日安龙县人武部原营区移交给安龙县政府管理使用后,安龙县史志办沿着红军走过的足迹,多次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整理相关史料。按照“修旧如初”的原则,编写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建设方案,拟建设“安龙革命历史陈列馆”,搞好“土地革命时期的安龙、中央红军过安龙、抗日战争时期的安龙、陈赓和四兵团在安龙、永和—龙广暴动、安龙剿匪斗争”等历史事件相关文物的陈列展示,全面展示该县现代以来的革命历史全貌,加快草纸街71号建设步伐。
2014年,安龙县对“安龙革命历史陈列馆”原貌进行了深入考证,设计出了合理、科学的修缮方案。同年9月,安龙县得到省委宣传部20万元的资金支持,按照“修旧如初”的原则,启动了房屋保护性维修工程,先后完成了出租户的搬迁,乱搭乱建房屋的拆除,两栋破损房屋的维修,陈列展示方案的拟定、实物的征集和“红军长征过安龙”“安龙会议”展室的陈列布展等工作,为申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安龙革命历史陈列馆”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4至2015年,草纸街71号“安龙革命历史陈列馆”在完成了加固修缮、实物征集、陈列展示等系列工作后,其建设已初具规模。特别是2015年3月,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后,安龙县、黔西南州及省内多家单位纷纷慕名而来,到此参观考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接待单位及人数创下了历史新高。
2020年,草纸街71号“安龙革命历史陈列馆”已纳入安龙县长征文化公园建设范畴,单体建筑保护方案已通过省专家评审,草纸街71号“安龙革命历史陈列馆”再次迎来了展现近代以来革命历史原貌,存史资政的黄金时期。
修缮后的草纸街71号“安龙革命历史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