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947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1-05-25

邂逅一边星河——观《绪风芊眠》画展

 

  物以稀为贵。“贵阳”不负其名,阳光灿烂的日子仿佛每年都珍贵无比,尤其是经过了一个漫长冬季后,五月的第一天,也是“五一”劳动节长假的第一天,久违的阳光终于毫不吝啬的洒下,也洒满了留云艺术空间的每一个角落。

 

□本报记者 万里燕

 

  “五一”作为2021年第一个小长假,又恰逢好天气,正是出游的好时机,国内各个旅游胜地迎来久违的旅游高峰。但也有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外出,如记者本人,虽然留在贵阳,却也经不住窗外阳光的诱惑,打算去街上溜达一圈,也许会发现些新奇有趣的事。

  趁着阳光,记者到贵州师范大学附近,一边回忆着从前与朋友一同在这里吃过的美食,一边感受暖阳和煦。这时街边一个招牌——留云艺术空间闯入视线,旁边竖立着一张海报,仔细看,一场名为《绪风芊眠》的画展正在这里展出。记者对绘画艺术很感兴趣,疫情前,常流连于各美术馆的画展之间,由于疫情影响,已经很久没有参加艺术活动,看到这张海报自然心生向往。

  留云艺术空间的入口很特别,通过地面一段木楼梯蜿蜒向下,迎面先是一壁书架,放满了艺术类相关书籍,然后才进入展厅。这里的展厅不像普通美术馆一样成片相连,观众需要在一个个房间中游走观展,又因为在地下,所以有种进入树洞般的新奇感。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超写实油画,由杨志强创作的《红色记忆》画着红军用过的草鞋等物。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这幅画首当其冲的摆在这里,显得格外有意义。超写实油画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油画手法,可以达到与照片媲美,以假乱真的程度。曾有争论认为既然有了照片,何必还要用超写实这种极慢的画法来表现。事实上,虽然超写实油画真实程度直逼照片,但若走近细致观察,就会发现作品的局部其实是以抽象的形状如点、线、漩涡等形式进行刻画的,即看似逼真的画面,其实是由数不清的抽象元素构成。用抽象不真实的元素来构筑物逼真实的作品,这样作品就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比如这张作品中的红军草鞋,如果用照片来呈现,观众可能只是得到一个视觉的表达,但用超写实手法来呈现,观众就会仔细去观察草鞋纤毫毕现的纹理,会揣摩画家在绘画时的心理表达,从而衍生出自己的情感。

  超写实油画细腻真实让人惊叹,而游走于展厅中,各类油画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参展的58位画家中,有特邀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曹力,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红旗,贵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耿翊,贵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赵竹,贵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孙景,贵阳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彭承军,贵州著名画家黄光辉、孔阳、李慧勇、田军、杨斌、赵华、朱世伟等。不仅内容题材涵盖了人物、静物和风景,观众更能从不同画作感受到不同画家的艺术风格。

  陈红旗此次参展的作品《生命》十分吸引眼球,画面把线条旋律表现到极致,表现出一种极富想象空间的抽象美。据画廊负责人介绍,画家是从中国书法吸取灵感,用狂草建立另一个艺术构架。具体说,其实是把所画的对象打散,去创造另一个精神,即生命的精神。“这超越了表象而进入了心象,由此表达中国特有的禅宗、道家思想、大象无形等观念,给予了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而不是视觉空间。”这是陈红旗对该作品的解读。

  贵州师范学院副教授廖江华的油画作品《贵州秘境》,也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备受关注。在纵横凹凸的笔触上,画家别出心裁地放置了半个拳头大小的木雕面具。据介绍,该作品是画家在织金洞看到贵州的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山脉与溶洞奇观后,感受到犹如上古遗存的雄壮而神秘的呐喊,眼前仿佛闪现出贵州独特的撮泰吉和傩戏的面具表演。这幅肌理厚重的作品,尽可能地还原了画家当时的感受,在神秘的外表后充满了丰富的寓意和联想,将贵州独有的地域特征和少数民族丰富悠久的文化传承浓缩于此。

  十分有趣的是,记者在画展中遇见一位“熟人”——贵州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潘闻丞的作品也展于此。这两幅名为《静物》的画作,装框独特,色彩淡雅,在一众色彩鲜明厚重的作品中,宛如荷花吐新蕊般悠然。而曾数次拜访过潘闻丞画室的记者,一眼就认出画面上的静物正是他的画室一景。潘闻丞身担省美协秘书长职务,平时工作十分繁忙,他曾笑言,其实秘书长只是他的副业,画家才是他的正职,是他最想做也最喜欢做的事。因此,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桌一椅都成了他笔下的素材,真可谓“人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在“五一”这个小长假里,记者撞入留云艺术空间,邂逅了一片星河。这里的画家们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乡土的热爱,对艺术的理解和对梦想的追求都凝聚于画笔中,流淌于画布上。这一幅幅作品,就像梵高名画《星空》中的一颗颗明星,点亮了贵州艺术的天空。

 

4334-4-1.jpg 

潘闻丞 《静物》  油画

 

4334-4-2.jpg 

孙 景 《行者无疆》 油画

 

4334-4-3.jpg 

路统宽 《红色记忆·艰苦岁月》 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