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山下 延水河畔……
□周贵发
延安,中国革命圣地,毛泽东同志发表《为人民服务》演讲的地方。
2014年8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向纵深推进。作为“自选动作”,贵阳学院党委利用暑假,组织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延安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宗旨意识。
大家统一着装,按连排编队,纪律严明,精神饱满。我们仰望宝塔山,在毛主席写下“一切帝国主义和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窑洞前驻足沉思、在南泥湾吃小米饭喝南瓜汤、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感悟党的七大精神、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听取专题宣讲、重温入党誓词、强化宗旨意识、滋养为民初心,体验式红色教育入脑入心,特别是在凤凰山下枣园操场聆听关于张思德的故事,重温一篇重要文章横空出世的历史瞬间——
那是一块不大的场地,三面有山,地势舒缓,绿树环绕,广场正面为石板平台,张思德身背木材的雕塑矗立其上,两边是《为人民服务》全文石刻。据说以前这里是一个土台。1944年9月8日下午,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局在这里为烧炭意外牺牲的张思德同志召开追悼会,到会千余人。追悼会开始后,毛泽东缓步登台,即兴发表演讲。
这篇演讲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延安时期,有共产国际背景的王明“言必称马列”,说“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开始很是唬人,一度雾锁延安。恰在此时,毛泽东听到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因公殉职的消息,感慨不已,当即表示“要开个追悼会,我要去讲话。”毛泽东在追悼会头天一夜难眠,深邃忧思,提笔写下了一句挽词:“向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第二天毛泽东参加张思德追悼会,拿着亲自签名的花圈敬献在张思德遗像前,低头默哀,然后缓缓转过身来,脸色凝重,开始了那场“历时一时半之久”的演讲。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动因,就是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走向胜利的关键阶段,非常有必要阐明党和人民军队的宗旨,以鼓舞人民群众的斗志,增强军民团结,打败日本侵略者。伟人毛泽东通过对一个普通战士的追悼,阐述了一个政党一支军队的根本宗旨。
这篇演讲有深刻的历史内涵。毛泽东在演讲中开宗明义地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毛泽东引用司马迁的话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阐述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强调“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张思德同志就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毛泽东由一个普通战士的牺牲,进而联想到全党的历史责任和初心使命,他进一步阐释道:“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政治宗旨之明晰,思想境界之高远,概括诠释之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
这个演讲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思想。毛泽东的演讲没有文稿,但一开始就很吸引人,秘书记录下来有15000多字,毛泽东数次刪节压缩,最后凝练到不含标点符号的688字,以《为人民服务》为题,以新闻稿的形式发表在1944年9月21日出版的《解放日报》上。“大道至简,大音希声”,毛泽东说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大道理,文章短小精练,语言朴实易懂,内容博大精深,通篇一气呵成,一问世就倍受欢迎,深得民心。在1945年4月召开的党的七大上作的报告中,毛泽东对“为人民服务”进一步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他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水到渠成和历史必然,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写入了党章。
《为人民服务》发端延安传遍全国,成为贯穿党史的一根红线,中国共产党人无不耳熟能详。在学习交流发言中,有老同志感慨道,我们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没有自己的利益,我们党的利益存在于人民群众的利益之中,我们党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都集中体现在“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上,这是我们党打造千秋伟业的制胜法宝。建党近百年了,党章修改了多次,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改;改革开放几十年了,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上层建筑有很多东西改了,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也有很多东西改了,千改万改,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是我们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原因所在。我们在写入党申请书的时候就要写明对党的认识,“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早就镌刻在心坎里了。
回望党的历史,英雄是不朽的。在学习交流发言中,学校长期从事党史教学研究的一位老教授说,我们党近百年的历史是英雄辈出和继往开来的历史,战争年代和和平时期的情况不同,时代的鲜明特征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不同的个性,但在他们浩气如虹和催人奋进的英雄事迹中,“人民利益高于天”,模范地践行了党的宗旨,这一点是相同的,也是英雄的昭示。近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为了捍卫党的宗旨前赴后继,奋斗不息,谱写了人生壮丽篇章,使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大放光彩,任大江东去,沧海横流,唯有英雄能本色。老同志们还指出,党的宗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立场,凡是走到党和人民对立面去的人,无论是“老虎”还是“苍蝇”,无一例外,都根源于背叛了党的宗旨。
践行党的宗旨,于人于事都是非常具体的。在学习交流发言中,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青年干部颇有心得,他们认为,党的宗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具体化和细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在高等学校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根据新要求,结合新情况,作出新研判,把学生管理中的“教、管、训、建、奖、贷、勤、减、免、补”十字要领铭记于心,运用于行,知行合一,创先争优;就是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办学生所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学有所成,业有所就,全面发展;就是要把学生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把学生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把学生的忧乐当作自己的忧乐,与学生心连心;着眼于微末,立足于本职。
宗旨微言大义,讲出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大道理,大道昌盛,天下为公,是我们党立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政治追求;宗旨天高云淡,器宇磅礴,格局恢宏,是我们党修身养性的至高境界,不惟是思想上的高度,更是实践中的高度;宗旨并不深奧,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百年悠悠,星光熠熠,英雄辈出。
对《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的每一次重温,都高山仰止、内心肃然,都是一次教育和洗礼。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