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担当诠释初心 用实干践行使命
——访省政协常委李莉
□本报记者 何佼阳
“今年,我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老旧小区改造、消防通道、城市交通拥堵、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等热点问题带来了5件提案,其中有3件提案是关于社会民生的,2件提案是从我自身法律专业提出的。”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省政协常委李莉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初识李莉委员,是在2020年8月参与省政协社法委“围绕全省检察机关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期间。说真话、出实策、接地气,是李莉委员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回顾2020年的工作,李莉委员可谓如数家珍。她告诉记者,2020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政协委员,同时也是一名律师,她第一时间组织捐款捐物,并提供线上公益法律服务,助力复工复产;积极参加省政协社法委组织开展的视察调研、专题学习等活动,同时,集中精力聚焦脱贫攻坚,积极响应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号召,主动联系望谟、册亨的贫困乡镇,为助力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面规划和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对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李莉委员说,今年省两会,她最关注的是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的内容。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也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李莉委员认为,应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通过厘清乡村经济转型的路径和普遍规律,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乡村振兴全链条各环节,统筹制定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同时,结合乡村区域化差异的具体实际,因时制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村施策,有的放矢地进行政策支持,安排投资重点,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既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也可为农村闲置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就业。”李莉委员提出,要拓展工作思路,以产业增收促乡村振兴,通过优化农业生产力和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优势产业,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形成地方产业链,全面带动乡村农业现代化发展,让农民享受更多产业增值红利。
面对近年来乡村人口“空心化”、人才缺失的问题。李莉委员建议,创新工作机制,聚集人才,增添活力,相关部门和地区应重视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增强乡村的吸引力;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多措并举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不断壮大基层专业人才队伍,促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治理有效”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莉委员说,应进一步夯实乡村治理根基,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准确把握乡村治理的方向和重点,建立健全乡规民约等制度,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建设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切实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李莉委员表示,在新的一年工作中,将立足本职工作,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为群众实实在在办好事、实事,用自己的工作实绩,践行一名政协委员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