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882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1-01-15

  随着我省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多彩贵州以其独特的山川地貌和民族风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多地以当地民族文化风情为依托,纷纷推出风格各异的艺术形式予以展示,如非遗技艺展演、歌舞表演乃至情景剧来满足游客们不断提升的文化需求。而这一文化市场的兴衰,紧紧与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旅游市场的兴盛相互依存、互相影响。

  目前,我省这一类情景歌舞剧中,以丹寨的《锦秀丹寨》和雷山的《西江盛典》为代表,它们在旅游文化市场中的异军突起,产生了引人瞩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山水情景剧《西江盛典》长演不衰的秘密

 

苗族千年历史的艺术再现和现代演绎

 

□本报记者 王 吟

 

 

一剧看尽苗族千年历史变迁

  雷山县,现有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2%,素有“苗疆圣地”之称,被誉为“世界苗族文化展示中心”。这里多姿多彩的苗族文化,为创作情景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西江盛典》以雷山为苗族文化探索起点并扩散开来,深挖传统苗族文化内核,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出一台不仅是景区内常规的演出、所有图腾和民族传说的内容堆叠,而是透过凝练素材的方式,将苗族人的“魂”呈现出来,向全世界展示苗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给观众带来一场特别的文化盛宴。

  澳大利亚民族史学家格迪斯在其专著《山地民族》一书中提到:“世界上有两个灾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他们就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苗族几经迁徙,用艰辛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它虽则悲壮,却极具神秘色彩。

  在《西江盛典》的开篇序幕中,其中心文本就表述了苗族这一个古老神秘的民族,以其独特的“心史”镌刻自己的历史。自五千年前开始,他们跋山涉水,经历千难万苦,勇敢顽强地朝着太阳落坡的方向,寻找家园故乡,用澎湃的血歌颂着民族的神话。

  在其后的整个表演中,全景再现了苗族儿女在祖先蚩尤带领下的发展史、迁徙史以及苗族人民智慧文明的伟大结晶,呈现出了一部气势磅礴的苗族文化盛宴,展现了苗族人民用智慧勇敢,守护家园的精神风貌。

  其实,如果说仅仅通过这部近2小时的情景歌舞剧就将苗族千年来的历史变迁有所了解,这无疑是虚妄的吹嘘。但是,这近2小时里密集呈现出的热情豪迈的山歌、酒歌、古歌、飞歌;古朴多姿的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跳鼓舞,还有点缀在秀丽苗岭间那些沉厚质朴的村寨实景,观者总会感受到一次“神秘”民族文化的冲击。

  可以诚实地说,那份感受是震撼并真实地触动心灵的,也由此,现场的每一个人都会在心里自然而然地想与这份风情相融,想与这些人文相亲并互爱。

 

文旅融合打造演艺精品

  苗族,一个会说话就会唱歌的民族。苗族的歌曲中,包含各类歌谣,每一种歌谣,所演唱的内容不同、情绪不同。无论大小节日,无论隆重与否,都会聚集在一起,最后融进人海歌舞里,融进迷人醉人的芦笙会中。正如歌谣种类多,苗族的支系也有许多分支,每一个支系的民族服饰也各有特色。苗族飞歌、苗绣、苗族织锦技艺等都已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位于雷山、台江、剑河和榕江四县交界的雷公山因“深在苗疆,绵亘二三百里《贵州通志/古迹志》”故亦被称为“苗岭”。在历史长河流淌至21世纪后,这里已俨然成为全球苗族文化的中心地域。而在雷公山下的雷山县大塘景区,这里有600多年历史的独特建筑——水上粮仓,此类粮仓建筑亦为世界之最。而该地区的女子,以超短裙服饰而闻名,无论春夏秋冬都穿着长度仅为十余公分的短裙,因而在苗族的支系分类中被人们称为“短裙苗”。独特的民族文化,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又使得本部情景剧的演出地雷山县大塘景区成为苗族文化教科书般的展示之地。

  数千年的迁徙,数千年的融合,苗家人世世代代“以兄弟之情面对自然,以美丽之心面对苦难,以平静之态面对传统,以包容之量面对变迁”。在《西江盛典》的歌舞叙述中,苗家人走进了大山,依山筑屋,开荒造田,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捧起幸福的明天。苗家人相信枫木鼓里居住着祖先的灵魂,“鼓藏节”的日子,宗族后生邀祖先的灵魂来共同庆祝,他们和着古老的节奏共舞,祈望新的“鼓藏”轮期带来兴旺富足。

  山灵水秀之域,这里的人民在长期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成就了其质朴与聪颖。他们在辛劳的生产生活之余,也创造出属于自己独有的舞蹈艺术:苗族芦笙舞(踩堂)。这是他们集中展示自己民族元素中色彩斑斓的生活审美、特色迥异的风情美、百态千姿的风韵美的舞台。《西江盛典》这部情景剧遵循苗族习俗,在演出结束之时,诚挚邀请每一位观众融入进这600名演职人员的人潮中,体验苗家“芦笙场”上的震撼。

  山水与人文的呈现,实景与幻境的交融,传承与现实的碰撞,各民族之间的交流,都汇入到一部情景歌舞剧中。我想,在抒情和狂欢之中,在曲终人散之后,如果让远方的游客能有那么一瞬间产生共鸣与感悟,也许这就是《西江盛典》这部情景剧存在的价值吧。当然,因展演而让当地的苗族群众收入有所增加,那就更是一部情景剧成功演出带来的另一重效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