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879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1-01-12

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中医药工作重要论述的贵州答卷

 

□黄 伟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非常丰富,凝聚着他对中医药事业的深邃思考和殷切期盼,熔铸为广大中医药人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坚强中枢和坚定信念,激扬起卫生医疗战线建设健康中国、为人民谋福祉的蓬勃初心、神圣使命和澎湃力量,是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于贵州在“十四五”期间和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纵深推进三大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阐明重要意义,坚定中医药发展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学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有着深刻理解, 2010年6月20日在澳大利亚出席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办“中医孔子学院”的授牌仪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就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振兴发展中医药的目标更加坚定,方向更加清晰,要求更加鲜明。他殷切期望全体中医药人要“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站在“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高度,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在中医药实际工作中,他还强调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为新时代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和产业指明了奋斗方向和科学路径,谱绘了宏伟蓝图。

  2019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之际作出重要指示:“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并精辟地强调了中医药事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发展方向和方法路径。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通过坚持中西医结合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有力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0年10月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以上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的高度重视、充分肯定和深度认可,并深刻地揭示出中医药工作的丰富内涵、重要意义和科学规律。

  贵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牢固树立中医药发展自信,紧紧抓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发挥贵州中医药的卫生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等五大资源优势,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供给能力,尽力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全面彰显出了贵州中医药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和重要贡献。


完善体制机制,强化中医药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影响非常深远,有的直接转化为中央相关重大决策,有的被贯彻落实在各项中医药相关规划部署中,更多体现在具体中医药工作实践中,国务院编制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家领导人牵头的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及《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等,都说明中医药发展已是国家重大战略,并有了根本法律保障和机制支撑。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鼓齐鸣。全国各省市区也都先后制定相关政策,出台地方性中医药条例,并在省级规划中编制中医药相关篇章条目。贵州发展中医药的体制机制也日益完备,其中《“健康贵州2030”规划纲要》做足了顶层设计,《贵州省发展中医药条例》《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八大工程”行动计划(2019—2022年)》都在落实推进……初步形成了贵州中医药发展制度体系,中医药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也不断提升,推动贵州中医药事业劈波斩浪、逐梦前行。

 

心系人民健康,激励中医药扶贫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一心为民,躬身践行,心系人民健康,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他对医疗卫生行业包括中医药行业的殷切期望和郑重嘱托。他曾在走访西安市一家社区中医馆时说到“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很多患者都喜欢看中医,像我自己也很喜欢看中医。”话语间亲切自然地流露出心系人民的为民情怀和通过中医药“简便验廉”造福百姓的满心期待。他也曾充分肯定好医生药业集团的附子种植产业带动了3000多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事迹,并勉励该集团董事长“中医药大有可为,好好干!”他还曾在重庆调研中,对有的贫困村通过种植中药材黄精等特色经济作物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表示非常欣慰并高度点赞……

  任重道远,行则必达。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百姓健康的中医药情怀和相关重要论述也不断激励贵州中医药事业焚膏继晷、蹈锋饮血、砥砺奋进。贵州将中药材产业列为脱贫攻坚重要抓手,2017年推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中医药局等五部委在贵州共同发起“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取得良好成效。20年来贵州民族医药年产值以不低于20%的速度快速增长,成为全省支柱产业和“五张名片”之一,其中贵州中医药大学发挥了重要的科技引领和智力支撑作用。该校两所直属附属三甲医院分别是贵州中医、中西医龙头医院,通过牵头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覆盖全省各市(州)县122家中医院及部分西医院,实现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全覆盖;通过打好中医药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医疗扶贫、科技扶贫组合拳,为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健康贵州”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弘扬中华文明,激励中医药享誉海外

  旗帜高扬,风正帆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新时代的中医药事业正迸发出强劲动力和澎湃活力,并不断走出国门成为与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语言”。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瑞士日内瓦首次访问了世界卫生组织,赠予象征中医药文化精髓的针灸铜人这一“国礼”,并在致辞中郑重表示:“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他还在不同重要场合指出: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受到许多国家民众广泛认可”“中国中医药企业正积极开拓南非市场,为南非民众通过针灸、拔罐等中医药疗法祛病除疾、增进健康提供了新选择”“中医药学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时代的中医药事业不断乘风破浪,飘香海外,已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互鉴互赏的重点内容和重要载体,被赋予增进人类福祉、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国际担当和神圣使命。贵州也紧紧依托“一带一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重要平台,举办“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创新与发展论坛”等品牌活动,推进民族医药与东盟各国传统医药互学互鉴,不断深化合作内容,拓展合作深度,提升合作实效,共同推动传统医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科技、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共同携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挑战,保障各国人民健康,成为传统医药领域的共赢样板和合作典范。

  初心不忘,使命不负,奋斗不止。通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加坚定了贵州落实好“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重要指示的信心和决心;更加明确了“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更加树牢了“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目标和追求;更加激扬起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奋力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健康贵州、服务贵州百姓福祉贡献力量的雄心和激情。